贵殿的位置:樱之吹雪 首页 风土记日本庭院 → 京都御所庭园

资料提供:和月青蓝

地点:京都市御苑内
式样:池泉回游观赏式
作庭年代:江户时代初期

  文明十一年(1479年),在京都御所的位置上营造了最初的皇居,当时的规模很小,北侧是现在的常御所,南侧是日华门及月华门,东侧是小御所和学问所的背面,西侧是土屏西的砂场等。到了天正十七年(1589),扩建了皇居的东部和北部,完成了常御所、小御所、紫场宸殿、御汤殿等。庆长十一年又增建了御所和仙洞,同时也完成了黑户御所的庭园。随后在承应二年(1653年)、万治四年(1661年)、宽文十三年(1673年)等等年代曾经遇到过多次的火灾,而且每次灾害后都进行了不同程度地重建。

  现在的京都御所四面环水,南侧有建礼门、东侧有建春门,西侧是宜秋门,北侧是朔平门。另外,在宜秋门的北侧有清所门,建礼门的内侧是承明门及回廊,东侧是日华门,西侧是月华门。小御所的庭园被称为御池之庭的回游式庭园,总面积8200平方米,池庭部分为2400平方米。另外,从常御所到听雪之间的庭被称为御庭,总面积7000平方米,溪流的部分为300平方米。

  小御所最初位于紫宸殿的东北,并向东而建,后由宽永年间的小堀远州改建向问南,同时设置了远州自己最得意的矩形池庭。后来在承应营造时又恢复了原来向东的位置,后又通过宽文的营造,形成了现在看到的北侧与御学问所相接的小御所。小御所前庭是用白砂铺设的园路,并且沿着池庭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草坪。从池庭的北端到东南有三个连续的中岛,推测是镰仓末期修建的,寓意蓬莱、方丈、赢洲二仙岛。其中最大的南岛为蓬莱岛,上有东西两桥,西侧是榉桥。

  池庭的北岸有从常御所流出的小溪流,常御所又被称为御内庭,因为在延宝以前是黑户御所的旧址,所以庭园也被作为黑户御所的庭园进行营造。常御所前有溪流通过,如果登上东部的山口就可以看到锦台和御文库,其间有各种各样丰富的石组,植栽也十分繁茂,这也是宽政以后的处理手法。沿溪流北上,常御所北部有一处板桥,过桥后可以看到泉殿,其周围是缓缓流动的溪流,多处设置的平石池岸,是以宽政营造和安政营造为中心的设计手法。另外,听雪前的溪流分为东西两个方向,西侧的溪流形成了御凉所前的小池,在那里还设置了中岛。中岛的南部和东西三处设置了自然石的石桥,加上石组池岸和修剪的植栽,体现了江户末期的造园表现手法。

  京都御所中使用的庭石种类十分繁多,而且多为京都附近的花岗岩系山石,例如:贵船石,鞍马石,加茂川石,绿泥片岩等。在小御所和常御所以外部分的屋或者室等建筑物前都种植了藤、获、葵等植物,可以看到《源氏物语》等书中的描写记述。京都御所中无论是建筑还是庭园都经常有人在精心管理,优美的庭园加上清洁整齐的环境,生长极为繁茂的植栽,使每一位来访者流连忘返。

附:京都御所庭园部分图片

 


风 土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