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殿的位置:樱之吹雪 首页 万叶集 → 诗的自由

诗的自由

文/ 太田尚友 殿

  数月未曾走动,突然发现海津馆在玩汉诗唱和,于是也来口占一首相和。其诗曰:
  "一年四季忙到头,
  大钞小票不见有。
  饮尽邻家十缸水,
  难消胸中半点愁。"
  玩笑开完。真要和诗可不是胡闹。首先,最起码你得会写,其次是要看得懂原作,觉得"于吾心有戚戚焉",产生了也想说上两句的冲动,然后才谈得上和。给我点时间,慢慢来。

  为什么我们现在一提起吟诗赋词就有种巍巍乎高山仰止的错觉,那是因为绝大多数的现代人四声不辨、平仄不分,即使对诗歌写作有点儿兴趣,还没听完那些繁琐复杂的诗体诗律就已经被吓坏了,用不了多久便觉得头大如斗,渐渐丧失了信心与耐性,终至望而生畏,避之惟恐不及。这其实是很可惜的。
  但如果真的想学写诗,初窥门径应该是很容易的(之后要靠个人的修为了)。那么不妨循序渐进,从简单处入手。

  举凡动笔写作之前,大抵先要决定文章的体裁,吟诗也一样。那么诗分多少种?又是如何划分的呢?是在问我吗?这么复杂的问题我怎么可能知道答案,不过《宋书·乐志》有云:"古者有采诗之官。周室下衰,官失其职。汉魏之世,歌咏杂兴,而诗之流乃有八名,曰行,曰引,曰歌,曰谣,曰吟,曰咏,曰怨,曰叹,皆诗人六艺之余也。",后来元稹又将其扩展为二十四体:赋、颂、铭、赞、文、诔、箴、诗、行、咏、吟、题、怨、叹、章、篇、操、引、谣、讴、歌、曲、词、调。咳咳,以上纯属其个人观点,与在下无关。时过境迁,在这二十四体中有不少早已另立门户,成为独立的文体了。近人分类,常从格律上把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包括律绝与长律等,其特征为:限句;限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必须要有对仗等等。而不受近体诗严格得有点苛刻(以今人的眼光看来)的格律束缚的都可以划归古体诗名下,够简单吧。如果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非弄清什么是风雅颂、哪个叫楚辞屈赋,又或者怎么区分乐府民歌不可的话,请自己去翻词典。至于什么藏头回文,双声叠韵之属,只不过是加上了些更变态的条件,乃文人卖弄才学,游戏之作而已,在这里就不专门讨论了。
  这是说的格律。如按字数,则一般传唱的诗多为五言、七言或杂言。杂言是指长短句夹在一起,短至三字,长句可达七字以上,习惯上杂言诗也被归入七古(即使是通篇没有一句七字句)。四言曾经流行过,诗经就是,再比如极有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但唐代以后就很少见到了。六言诗比较少见,有记录的最早的六言诗应该是孔融的那首"汉家中叶道微。董卓作乱乘衰。"。更长的八言九言,或者更短的二言三言,千古而下也难得一见,因其相貌古怪奇特,加之音韵节奏也不上口,可能最多也就有那么一点史料价值罢了。
  诗还可以按句数分。大部分诗是四句和八句的,再长一些的叫长诗,长诗和六句诗市面上还经常可以见到,至于一句的诗、两句的诗、以及三句、五句、七句的诗,恐怕真可算是凤毛麟角了。而它们和我们所知道的诗在形式上也相去甚远,硬说它们是诗委实有些牵强。其实,在流传下来的这类诗作当中有不少还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篇绝唱,只是我们并没有意识到那也是诗罢了。【附1】
  那么,大导寺君的诗共有八句,读起来琅琅上口,蛮押韵的,看起来是七律喽?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知道律诗的格律究竟有哪些。

  前面说过,律诗主要的讲究有限句、限韵、平仄和对仗。先说说什么叫限句。这个嘛……,简单的问题恕不回答。好,下一个。
  要明白韵、平仄与对仗,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四声。现代的普通话里有四个声调: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古汉语中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这个声调到后来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何者为阴、何者为阳?开始时大约是以清辅音为声母的称阴平调、以浊辅音为声母的称阳平调。但是时光流逝,它们如今的含义已经完全不同于以往了(详情请自行查阅小学教本)。
  上声:这个声调到后来有部分变为去声。
  去声:这个声调现在仍是去声。
  入声:入声的变化最大,在宋词中已可用作平声,到元朝时更是派入了三声,目的据说是为了"广其押韵"(见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入声的发音比较短促,韵母后带有〔- p〕、〔- t〕、〔- k〕三种韵尾。在现在的江浙闽赣和两广地区,入声仍然保存了下来;而在北方人的口语中,入声已基本消失,转而演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等各种声调;西南方言中的入声则一律变成了阳平声。于是,入声问题就成了辨别平仄的最大障碍。
  尽管四声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要准确无误地识别出某字是某声,特别是在经过了漫长的年月之后,却非得经过专门的训练才行。从前的训练是对对子和读四声表,需要不少时间,最好还得在年纪小的时候进行,我们恐怕是来不及了(虽然与此无关,但突然联想到现行的教育制度,心情于是大不快)。当然,如果真的愿意懂,不妨听从朱自清先生的指点,从《康熙字典》卷首附的《等韵切音指南》里选些容易的练习起来,也许终有一天会豁然开朗。(我嘛就不试了,字典我拿来当枕头用好了,兴许后世又将从此流传下一个美好的典故)。

  明白了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指平声,音调是没有升降变化的;仄即侧,也就是不平,指上、入、去三声,有音调的升降。讲究平仄就是让这两类音在句中有规律地并列、交错、相对,形成不同声调的字参互错用,使声调富于变化,达到节奏铿锵、错落有致的目的。要想分辨平仄,可以从读四声……若嫌四声表太繁,也成,最简单方法就是多读多诵。
  诵读是很重要的,它是学诗的第一步。偶然的、随意的吟诵是无用的,可供消遣,但不足以成学。要想有所收获,便得下一番切实的苦功去背诵。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学诗向来注重背诵,俗谚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熟读不单能领略声调的好处,还能熟悉诗的用词、句法、章法。诗是一种精粹的语言,学习的最有效方法是综合,就当是在呀呀学语一般,而背诵便是一种综合的方法。背诵时应多用选本,汉以前的诗,读读《诗经》和《楚辞》也就够了。唐以前的五言诗和乐府,《文选》当然是首选;《玉台新咏》的重要性仅次于文选,有些著名的乐府只见于此书。唐宋时期的坊间有很多,就不专门推荐了。此外,选择好的版本也很要紧,各大出版社中,当首推中华书局的版本,如果你是个怀古派就更没问题了,只是中华书局的书从来不注意外包装,弄得本本灰头土脸,没一点派头,唉,此事古难全,但最近好像已经注意到了,并有所改善。若说外观、纸质和印刷,上海古籍的书绝对一流,也是在下的首选之一。但和中华书局一样,竖排版,繁体字,于今未免曲高和寡。江苏古籍倒是出过几本横排版、比较朴素的,但种类实在太少,和上海古籍的尚不可同日而语,葛说是中华书局了。前几个月在南京新街口看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一批新书,很不错,最后却没有买,只是因为封面流于高俗,花里胡哨的,全失古朴庄重,现在想想颇有些悔意。算了,估计下次再看到时还是一样的感觉。初读古文应尽量用注本、评本。不光初读,以我的现有水平最多也只能看看注本,但注本容易芜杂,而评本又常肤浅笼统,一定要仔细挑选。辽宁教育出版社的古文书籍,没有注释(有校勘记,甚好),可供选购,可惜字略嫌小。其实他们的新·万有文库里选的古今中外各种书籍独具眼光(内里就有今出川公曾提起过的《南村辍耕录》),质量可以吧,售后服务一流,价格又便宜,是我的心水之选,如果今后邮寄时能小心包装的话就无可挑剔了。
  那么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呢?记得是在樱华吧,看到有位仁兄(姐)说是"上平下仄",也对,只是太过笼统。简而言之: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而在对句中是对立的。实际上,五言的最基本句式只有两种:"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个人观点,允许保有不同意见。);同理,七言也是两种:"仄仄平平仄仄平"和"平平仄仄平平仄"。真正应用起来基本也就是这几种句式的交替组合了,只是稍微多了一些变化,而这些变化说穿了是极其简单的,具体留待以后讨论。
  下面说说诗的用韵。其实应该先讲韵的,不过,现代人似乎表现出对韵很有些心得,所以干脆放到了平仄的后面,希望没有本末倒置。

  先来多几句嘴,说说什么叫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字音中"韵"的部分有规则地反复再现,造成声音的回环往复,使文句听起来和谐悦耳,富有美感。这里提到的"韵"是不计韵头在内的,换言之,只要韵腹和韵尾相同,即可归到同一个韵里,也就可以相押了。《文心雕龙·声律篇》解释说:"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异音相从"是指平仄的运用,而这"同声相应"嘛,说的就是"韵"啦。
  虽说只要是具有同一个韵的字有规律地出现在相应的位置,不管是句子与句子之间,还是一句句子的中间和该句的句尾,都叫押韵,但在实际运用中以句末的字入韵的居十之八九,故名之为"韵脚"。韵在诗歌和其他韵文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她就好比是黏合剂,通过韵的不断重复,使相互独立的句子彼此照应,把分散的诗句凝结成一个艺术的整体。近体格律诗的用韵,概括说来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位置固定,绝句押二、四句,律诗押二、四、六、八句,总之是偶数句押句子中最后那个字;
  ——首句可押可不押,也可押邻韵;
  ——除了首句,必须押同一个韵部的字,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格律诗一般要押平声韵;
  ——使用的韵字不得重复。
  魏晋以后,为了适应作文的需要,出现了一种按字音的异同编录出来的,为作诗时选用押韵字提供参考的书籍——韵书。在生活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字词的读音也在逐渐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哪些字属于同一个韵部,哪些字虽不属于同一韵部,却可以通押,不同朝代的观点看法以及具体情况并不完全一致。历史上出现过各式各样的韵书,官定的、民间的,有诗韵,也有词韵、曲韵,现今又大多流于消亡。对后世影响较大的诗韵主要有隋朝的《切韵》、宋代的《广韵》和《平水韵》,(词韵和曲韵暂不讨论,但总的来说要比诗韵宽松许多。),从它们之间的不同即可大致想象出音律声调变化之大。
  切韵:由陆法言于隋仁寿元年(601年)撰成,分4声5卷193韵12000余字。切韵一问世,前代的韵书几乎全部被废弃不用。
  广韵: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陈彭年、邱雍奉诏重修《切韵》和《唐韵》(《切韵》的改良版)而成《广韵》,206韵(平57,上55,去60,入34),收26000余字。
  平水韵:指1223年山西平水书籍王文郁编成的《平水韵略》(应该不是刘渊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因王本早二十多年行世,且正好106韵;而刘本107韵,与今本不合。),其影响之深远,直到清朝的《佩文诗韵》中仍能清晰地看出来。
  平水韵共载106韵,其中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分别是:
  上平声一十五韵: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十五韵: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声二十九韵: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麌,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十七篠,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
  去声三十韵:一送,二宋,三绛,四寘,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願,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箇,二十二祃,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
  入声一十七韵: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十五合,十六葉,十七洽。
  其中的东、冬等字是该韵的代表字,表示了韵母的种类,称韵目。像大导寺诗中的麟、尘、身、秦就同属平声的十一真韵(前面的上、下并没什么实质性意义,等于说是平声上卷、平声下卷,谁让平声字那么多。)。可能我们并不能分辨出东和冬,送和宋,御和遇以及其他相近的韵之间有什么区别,在今天她们之间的确也没什么区别,但从前是有的,这是个深奥的问题,牵涉到了古文音韵学的范畴,我并不清楚细节,只好先按韵书的规定办了。所以旧诗的用韵实在令人头疼,照这些字现在的读音看来是同韵的,也许偏偏不同韵,而我们以为不同韵的,不料恰恰是同韵的,结果把人弄得很困惑,实在是没得办法可想。如果真想分辨,可以从读四声……要不,多背……当然,如果连这点力气都不肯费,可以直接去查字典或韵书,《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璧》均不错,但都是古韵(平水韵)。我们今天写诗,可以考虑,也应该使用新韵,毕竟时代不同了,死抱着沉旧的东西不放,既缺乏实用性,又并不能显出有多么高明(大家都看不懂妙处)。可惜的是,至今还没有一部权威性的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韵书出现。但若只是为了查阅,《中华新韵》、《诗韵新编》好像都还行吧,不得已退而求其次嘛,具体情况我不是太了解,估计随便扯上本讲解如何写诗的小册子就能找到。只是,……,千万别告诉我说连翻翻书都嫌麻烦哦。

  对仗也叫对偶、队仗、排偶,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的表现力。对仗可以说是从骈偶发展而来的。格律诗的对仗要求:一是同联两句的平仄相反;二是相对的句子的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应该一致。(有的对仗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三是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一致,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同属一类。当然,这只是说个梗概,尚不能穷其万一,现在的人于对仗自以为是了解得很透的,想必已经在嫌我饶舌了。
  近体诗的对仗要求,一般运用在律诗和排律上,绝句例不求对仗。首联可对可不对,用对的多见于五律,七律则较少见;四联都用对的倒也并不多见;对仗主要用于颔联和颈联上,为的是使整首诗的对仗居中,不致头重脚轻或头轻脚重,以其平稳产生和谐的美。古体诗的对仗很自由,古拙而不讲工巧,宽对、半对都行,甚至可以同字为对,不讲平仄相对,用于哪一联也不要求。一般的七言古诗多不用对;转韵古诗通常用对;入律古诗用对较多;仿古诗很少用对。此外,后来的词、曲的对仗要求也很宽缓。【附2】

  接下去看看格律在诗里的具体运用。先说五律。
  上面说了,五言的基本句式是"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整首诗就是由这两种基本句式循环变化而成的。并且近体格律诗限押平声韵,这意味着偶数句的末字必须是平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尝试着推导出整首诗的平仄关系。
  首联没有什么疑问,因为第二句必须用平声字结尾的"平平仄仄平",而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排列、在对句中是对立出现的,所以首句应该选"仄仄平平仄"的句型。
  现在的问题是,各联之间的平仄是各自为政,还是存在着什么对应关系呢?事实上,联与联之间的确存在着一种被称为"粘"的关系。"粘"是指近体诗上一联对句的第二个字与下一联出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必须一致,加上该句的末字的平仄也是定好了的,其他各字的平仄由此也跟着确定下来。"粘"在格律诗里的地位相当重要,正是这一"粘"使得整首诗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继续推导。
  可是,因为首联对句(即全诗的第二句)的第二个字是"平"声字,所以颔联的出句(全诗的第三句)的第二个字也应是"平",那不又只剩下唯一的选择"平平仄仄平"了?而且这样一来颔联的对句就成了以"仄"声收尾的"仄仄平平仄"了,乱弹琴嘛。别忙,我们再引进一个新的概念"插腰"来解决这个矛盾。格律诗中如果一个单音步居于句末,而该句又不应押韵,不能用平声字,于是把该音步挪个位置而插于句子中间,这就叫插腰;如果居于诗句末尾的是仄声字,为了使本句入韵,将该仄声字插到中间去,这也叫插腰。具体来说把"仄仄平平仄"最后的那个仄声字插到中间,句子便演化为"仄仄仄平平"的句型;将"平平仄仄平"插腰则成了"平平平仄仄"的句型。由此,我们从五言句的两种基本句式变化得到了另两种基本句式(这就是为什么我个人认为五言的最基本句式只有两种。),至此,五言句的基本句型扩展成为四种"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同理,七言句也扩展为四种:"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和"仄仄平平平仄仄"。继续推导。
  首句: "仄仄平平仄"
  次句: "平平仄仄平"
  三句粘次句: "平平平仄仄"
  四句对三句: "仄仄仄平平"
  五句粘四句,且以仄声收尾: "仄仄平平仄"
  六句对五句: "平平仄仄平"
  七句粘六句,且以仄声收尾: "平平平仄仄"
  末句对七句: "仄仄仄平平" 收工。
  前面说了,律诗的首句是可以入韵的。如果要入韵,末字应该为平声,运用插腰的手段可以将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由此,五律的首联变成了"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的不完全相对形式,考虑到韵脚的限制,也只好将就了。古人写诗,五律的首句多数是不押韵的,七律的首句多数是押韵的;而且,因为第一句的押韵与否完全是自由的,所以也可以用邻韵,而到了宋朝,首句押邻韵的作法更是发展成为一种有意识的时尚。
  这两种格式的次句均是"平平仄仄平"的句式,当次句选用同样以平声字结句的"仄仄仄平平"句型时,又可以得出五律的另外两种基本格式,具体推导过程就从简了。
  总结如下:
  无论千变万化,其实五律的基本格式只有四种。它们是:
  仄起首句入韵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基本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首句不入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七律的基本格式也是四种:
  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基本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首句不入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其他的一切句式均是从其中演化而来的。大致说来,是通过一种称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游戏规则变化出来的。
  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指五言的第一、三个字,七言的第一、三、五个字(即上示带着重号的字)可仄可平,而第二、第四、第六(七言的话)及最末一字因为是节奏点所在,其平仄必须分明,不能通用。这么规定的基本思想是想使平仄声字的运用可以有灵活处置的地方,作起诗来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不致于被平仄规律束缚得太死而因辞害意。
  但如果不按格律诗的普遍规律用字,以为既然是"一三五不论",就可以随意地遣词造句,肯定会造成平、仄声字出现得过多或太少,即平仄字的比例失去了平衡,从而产生出不和谐的现象。所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话本身是不完整的,由此而产生的失衡句子,叫拗句。有了拗句,就应该补救,称为拗救。
拗救,分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
  ——本句自救。指在出现拗句的情况下,通过本句调整平仄用字,使平仄字的比例恢复正常。一般是五言的第一字(七言则是第三字)拗了,则改动本句第三字(七言第五字)来救。还有一种情况,五言"平平平仄仄"第四字或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中的第六字,本来应用"仄"用了"平",就将本句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的"平"声改为"仄"声,形成"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的句型。这种拗句,宋人特别喜欢用,结果成了一种习惯用法。
  ——对句相救。在出现拗句的情况下,通过同一联的对句调整其平仄用字,使上下两句之间平仄声字的比例基本恢复平衡。一般是五言出句第三字(七言则是第五字)该用"平"声的用了"仄"声,则在对句第三字(或七言第五字)该用"仄"声的地方改用"平"声。这样"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化为"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的形式。又或五言第四字和七言第六字应用"平"而用了"仄",就必须在对句的第三字(五言)和第五字(七言)用"平"以补救,这样"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便化为了"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的句型。
  ——一般而言,五言的第三字与七言的第五字都是分得很明白的,绝少有不论的现象。相反,要求分明的第四和第六个字恰恰是可以拗的,而且这种拗句的运用还普遍到了和基本句型分庭抗礼的程度。
  有了拗句,你也可以不救,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便是"犯孤平"。格律诗中,以平声字结束的句式中,如果除了韵脚外只有一个字为平声,叫犯孤平。举例来说"仄平仄仄平"就是孤平句。孤平是诗家大忌,唐人的诗里绝对没有孤平的现象,即使有些现在看起来犯了忌,那也只是因为字的发音经过漫长的年月发生了变化,现在的读音肯定已经不是当年写诗时的读音了。要特别注意的是:所谓孤平,是专指以平声字结尾的句子而言的,在以仄声字结尾的句子里,即使仅有一个字为平声,也不算犯孤平。

  现在来分析大导寺信辅的诗。
  先看第一首。
  ——限句。全诗共八句,Pass。
  ——用韵。"尘"、"身"、"秦"、"云"同是十五痕韵字,此外,因为麒麟的"麟"也属十五痕,故首句押了同一个韵,用韵很合乎规范。
  且慢,赤军殿明明说了该两首诗都有押邻韵的地方,那……。没错,我说的是新韵,也是大导寺的本意,而赤军殿指的是古韵。如果是根据平水韵,那么"麟"、"尘"、"身"、"秦"是十一真韵的字,而"云"属于十二文韵。真、文二韵能不能通押?在广韵里肯定是不行的,而在词曲里肯定是可以的,到底如何我不太清楚,但即使可以,律诗用邻韵也应该仅限于首句,能不能用在末句,也还值得讨论。所以,我认为,仅从这点上来看,此诗并非七律。
  ——平仄。大致分析了一下,该诗的平仄似乎是: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除了有几句拗了未救(请自行参照七言平起入韵式)之外,算是中规中矩。
  ——用对。没问题。
  再来看另一首。
  ——韵。"成"、"生"、"风"同属新韵十七庚韵。(在平水韵中"成"、"生"是下平八庚的,而"风"却是上平一东的,又是老状况。);
  ——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旁的姑且不论,首句肯定是孤平句。
严格地说,这两首诗不是律诗(律绝)。

  好了,所谓的格律大概就这么点花头了。诗的格律当然远不止这些,我讲的主要是平仄运用上的一点皮毛,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还多得很,比如当心失对啦、当心失粘啦、不要出韵啦、不要同字相对啦,等等等等;如果再进一步,则还要留心避免趁韵、合掌什么的,规矩多着呢,所以后世才会流传着那么多古人苦吟的故事,吟而至于苦,可想而知有多难了,作诗并不是那么好作的,作得好就更不容易了。说起来我也是"苦吟派"的(作七古都作到苦吟,够犀利吧!),不过并非学的寒郊瘦岛之流,本人的偶像乃是王摩诘王大人,他老人家吟诗居然吟进了醋缸里,佩服,佩服之至。呵呵,题外话题外话。此外还有许多过于严苛的规定,比如赤军殿曾提及的沈约八病,尽管动机是为了追求声音的美感,却常常因辞害义,知道知道也就行了,不必刻意去遵守。【附3】
  今人对格律的限制可能颇不以为然,甚至把它当作阻碍诗歌发展的枷锁,必欲废之而后快。(哼,事实上他们几乎已经成功了)。但我在想:这里谈不上什么束缚或自由。格律固然有其苛刻的地方,但你大可以不照其规矩来写,即使是古人,反对格律限制的也大有人在,不是经常可以听到谁谁谁在那里提倡"复古"吗,他们留下的是浩如烟海的古体诗佳作,所以,硬让现代人完全照搬古制作诗是毫无道理的。但另一方面,律诗中也存在着大量无可替代的艺术瑰宝。如果写得像律诗,不是硬凑胡诌,我们照样也佩服作者的才华。诗之所以是诗,就因为她有着独特的写作格式、音乐性和艺术表现力,完全不顾音律与节奏的要求,写出来的也许能读,但绝对不会是诗。想想时下那些咿呀啊呀的新诗,……。
  可见,如何掌握格律松紧的尺度,是今天作古诗首先要面对的课题,而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本文的论述范围和我的能力所及,还是留待高明人士来解释吧。说起来,联盟中好像就有几位个中高手在,比如说赤军长胜阁下。他的作品,我见过的有三首:两首是签名诗,平时经常用,还有就是步韵和大导寺的这首。大家可以自己去分析分析,无论句、韵(古)、平仄、对仗、节奏、用典和语义诸方面,都堪称是联盟第一。

  请允许我继续献丑。

  说到底,诗也是为了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而存在的,在这一点上她和其他的文体并没有什么不同,因此,个人以为最重要的还是诗的内涵。我们读诗不仅要理解字面上的意思,还要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更应该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诗人的心情、感受、遭遇、性格、理想……怎么说呢,在下语言能力有限,特借一首小诗表达:
  "一百年后读着我的诗篇的读者啊,你是谁呢?
  我不能从这春天的富丽里送你一朵花,我不能从那边的云彩里送你一缕金霞。
  打开你的门眺望吧。
  从你那繁花盛开的花园里,收集百年前消逝的花朵的芬芳馥郁的记忆吧。
  在你心头的欢乐里,愿你能感受到某一个春天早晨歌唱过的、那生气勃勃的欢乐,超过一百年传来她愉快的歌声。"
  那么大导寺君的诗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不知道。
  我不认识他本人,不了解他的事迹,不清楚他受的是何种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又形成了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知道他过去的经历和现在的处境,不知道他的家庭背景、人际交往、性格特征……,所以我根本不知道他到底想说什么。
  读诗还要那么麻烦?当然。不过,就诗论诗的话,还是可以找到一些线索的,不然就没有高山流水觅知音的美好传说了,但那是高人们之间的事,我是无望其列的。这是因为,诗是一种凝固的情感,读诗时首先要明白别人的需要、别人的得失和你的并不一样,在读诗的时候让自己的思绪随着诗句的引领,以一种无私、无我、无关心的心情去感受情感的真切。这种境界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扩大自己,才能养成。我的修养还差了很多,所以说还是要多读史、多读诗啊。
  此外,诗里有着大量的比喻和典故,初读往往觉得困难,误解,甚至不懂。其实正是有了它们,诗才成为最经济的文体,语短而意长,寥寥几笔便可传神。用比喻和用典故其实是一个道理,广义的比喻是连典故在内的,它是诗主要的生命源泉,诗的含蓄,诗的多义,诗的感染力,主要就是建筑在比喻上的。典故就是故事的意思,但它的范围却很大:经、史、子、集可以说包罗万象,不过诗文里引用,总以常见的和易知的为主。说穿了有一部分典故本身就是事物的比喻,另一部分是古人的事迹,还有则是用的成辞。如果是事物的比喻,那不必知道出处便能明白,但知道了出处,味道就更浓些。引用事迹和成辞则不然,得知道出处,才能正确理解,如果不知道,就需要去看详细的注释。不幸的是,我的知识也少得可怜,格律还可以随便找本小册子抄抄,要动真格的,一下子就露出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原形来了。
  但既然是皮厚嘴尖,总免不了胡说八道一番。以下纯属个人感受,不含任何讽刺、攻忤、批判、挑衅成分,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看不懂典故,只好从文义下手。先看这句"髫年曾被誉麒麟"。够了,我知道(瞎猜)什么意思了。全诗的基调就定在这一个"曾"字上,而且,估计打动了赤军阁下的也就是这个"曾"字。小时候被别人夸为天才,现在还是不是?是。只不过不被重视,再没人来夸了。那么大致有两种可能,一是本来并不算聪明,但因为长辈里有人位居显贵,别人不得不奉承几句,现在人走茶冷,世态炎凉,难免悲愤。或者,是聪明用错了地方。你想,如果一个人三岁能背唐诗,神童,肯定观者如堵。但二十好几了还把精力放在文学历史上,对金钱、交际漠不关心,必定会有人以为他是,嗯,书卷气十足。结合上下文看,大约是后者。大雅久不作,正常正常,何必愤世嫉俗,自己选的路,走之前没有心理准备吗。
  "老柏犹堪说材大"。可能是"古来材大难为用"之义。危险,危险啊。
  "匏瓜"用的是逍遥游的典吗。还是指王筠的故事,甚至是指天上的星宿,或根本就是说的葫芦。
  "满觞辛酒浇侠赵"。本来是看不懂,但一个"侠"字似曾相识,莫非是《侠客行》。赵客世上英,不愿白首太玄经,厉害。不对呀,大导寺君该不会是不喜欢文学吧。想深一层就又明白了,他不喜欢为文学而文学,不喜欢为考试而考试,看来对现行教育制度是颇为不满的。同志啊同志。
  "四壁霜风忆暴秦"。暴秦还忆它干嘛,往事随风,时间会把一切冲淡。所以忆的是看似残暴实则有深远意义的事,难不成是焚书坑儒。嘿嘿,心也忒恨了点吧。
  "欲上蟾宫无着处 澄光已没一天云"。完了,考试看来是没希望了,……。别忙了,人家已经"恍然一梦清钟歇 别有心肠共朔风"啦。看来联盟就是阁下的避世桃源喽,恭喜恭喜。不过"学剑学书未有成"就敢出来"横槎沧海卜平生"了?没听说过"等级不到九十九 行走江湖把命丢"的古训吗。这里可谦虚不得,不如改成"终"字,"学剑学书终有成",多有派头。
  胡扯了半天,希望不会有人生气。其实文义真的很重要,所以在选择字眼的时候要格外费心思。比如绯月殿的"还来东篱下,举酒邀婵娟"。"东篱下"表现的是一种物我两忘的悠然心境,"婵娟"则有思念亲人的感情在其中,但愿人长久嘛,乃是一种有我之境。两者放在一起,……。我想,同样是无我之境,用鸥鹭忘机是不是……而同样是共婵娟,上西楼可能……冒犯冒犯。
  这首诗是每人一句(或几句),连缀而成,后来大家分头回去修改,所以有好几个版本。且不论平仄、用韵,因为是依自己的心情写作,大家都用原句而基本没有改动的很少,大概有一叶知秋、摇露成霰(天哪,不可思议)、月亮没有看、扰于街巷繁、万川集海、太阳下山、归雁排成线,再就是这末两句,可能是当时大家的一种共同心情,我不在场,自然无法理解,也无权评说。只是无缘体会那份感觉,可惜,可惜了。
忍不住再说几句,就是大家虽然都作了修改,但功夫好像都用在了"炼"字上,至于诗的意境……,当然,都是好诗。
  说起炼字,不由想起新·鸳鸯蝴蝶派掌门侠女朝露小姐的佳作《咏干蝴蝶》。此诗不是律诗,平仄固然没有规律,韵(古韵)也有上平一东(中、红、风),上平二冬(蜂)甚至还有去声一送(梦)几种;若论新韵,则是十七庚(梦、蜂、风)和十八东(中、红)混押。在语义上,用了三联(颔、颈、尾)反复咏唱物是人非的感触,气势不可谓不强。不过,在小姐无限凄婉地吟叹"可忆曾舞旧春风"的时候,在下不禁有点好奇:让蝴蝶永世委身弃书中的又是谁。是不是诗人自己。……。
  讲了不少,必定有人大怒:有本事你倒是写一首出来看看呀。对不起,大家注定是要失望了。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上餐馆吃饭的往往会对大师傅端出来的菜肴评头品足,这个盐搁多了,那个炒过了火候,其实,他们自己多半是下不得厨房的,这还姑且不论,就是菜的味道到底是否如他们所言也未可知,世上并没有那许多美食家的。

  好了,开始和诗。先定主题。
  基于我对大导寺君原诗的浅薄认识,我认为他有点怀无用之才,感叹世人鄙俗、功利外加无知的味道。那么和诗的主题不外乎几种:或是赞赏鼓励,天生我材必有用,大贤虎变愚不测,尽管往上招呼就是了;或是深表同感,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或是劝解宽慰,陆机英才难自保,杨雄皓首何足道,归去来,三径秋香,五柳风情;或是抒发己见……视和者的具体情况,不一而足。赤军殿的和诗就是个榜样。
  此诗深义,一言以蔽之:"叹"。
  叹少年遭遇,叹士风日下、人心不古,叹古来圣贤皆寂寞,更兼自叹身世坎坷,何不幸而得处极雅之境。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千种痛"、"南逃楚"、"去国真多"写的都应该是自己亲身的经历。联想到 "牢骚满腹难填海"、"运蹇时乖"等词句,郁闷之情可见一斑。只今与清醪、黄汤为伴,弄到口吐鲜血,胃不太好?还是像小李探花那样伤了肺?明明知道百川向东,也定下了百折不回的决心,但一想到自己的才能"上指穹苍下万该",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却"偏无碧眼识西风",总有些许难以释怀。"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可以不恨",而阁下只有浮云相知,寂寞一至于斯…… ……唉,无从解劝,读书人一声长叹。
  赤军家法中有云:"妄测上意者诛。",可见平生是很讨厌别人胡乱揣摩、曲解其义的,所以我这个"学匪派考古专家"还是闭嘴的好。【附4】

  主题选定后,就要正式写诗了。且慢,在这之前先说说和诗的规矩。
  赤军殿用的是步韵的方式,我们经常见得到的也是这种体例,它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最体现和者功力的一种方法。平常的和诗,就是用与他人唱和的诗,只需同咏一题即可。但一般是用所和之诗的原韵来写作,叫做和韵。又分为依韵、用韵、步韵三种:
  ——依韵:只要求用同一个韵部,可不必使用原字。
  ——用韵:要求重复使用所和之诗用过的韵字,但所用原诗韵字的先后次序可以不同。
  ——步韵:也叫次韵,要求用所和之诗的原韵原字,其先后顺序也和被和的诗相同,即步步跟随的意思。但因此不免牵强而不太自然。吴乔《答万季野诗问》中就曾评论说:"步韵最困人,如相欧(殴)而自絷手足也。盖心思为韵所束,于命意布局,最难照顾。今人不及古人,大率以此。"。既要照顾韵字,又要写得好,真的很不容易。

  讲到这里,估计大家都能轻松和上一首半阕的了。至于我嘛,一无修养,二无学识,律诗都写不像,而况是和,步韵断然是步不来的,就是和韵也有困难,不如就此罢手,省得丢人现眼。只是平白罗嗦了半天,如果大家看得兴致勃勃抑或感觉晦涩难懂,全是我的错。但如果你们觉着它既不有趣,又不难懂,那我失败得就更彻底了。

——全文完——


主要参考文献:
诗词格律 王力著 中华书局
《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 朱自清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
实用诗词曲格律词典 李新魁编著 花城出版社
词源(修订本) 商务印书馆

【附1】现就上述各种不常见的诗歌形式,分别抄例如下。

不用七字句之七古: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二言之诗:
  元·虞集《咏蜀汉》
  "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天数。盈虚。造物。乘除。问汝。何如。早赋。归欤。"
  ——怀疑是句读上出了问题。

三言之诗:
  《天马歌》
  "太乙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忘俶傥,精权奇。策浮云,晻上驰。体容与,逝万里。今安匹,龙为友"

六言之诗:
  汉·孔融《六言诗》
  "汉家中叶道微。董卓作乱乘衰。僭上虐下专威。万官惶怖莫违。百姓惨惨心悲。郭李分争为非。迁都长安思归。瞻望关东可哀。梦想曹公归来。从洛到许巍巍。曹公忧国无私。减去厨膳甘肥。群僚率从祁祁。虽得俸禄常饥。念我苦寒心悲。"
  ——真不知是歌功还是讥时。

  宋·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
  "柳叶鸣蝉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

  宋·黄庭坚《题郑防画夹》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八言之诗:
  唐·卢群
  "祥瑞不在凤凰麒麟,太平须得边将忠臣。但得百僚师长肝胆,不用三军罗绮金银"

九言之诗:
  元·天目山僧人明本《梅花诗》
  "昨夜东风吹折中林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野树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半枯半活几人拈蓓蕾,欲开未开数点含香苞。纵使画工善画也缩手,我爱清香故把新诗嘲。"

一句之诗:
  魏庆之《诗人玉屑》中记载:"有一句之歌,《汉书》'枹鼓不鸣董少平'"这句诗里"鸣"和"平"押韵。
  ——真正的广义

两句之诗:
  战国·燕·荆柯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三句之诗:
  汉·刘邦《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华山畿》诗二十五首,现录其中一首:
  "夜相思,风吹窗帘动,言是所欢来。"

五句之诗:
  《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

七句之诗:
  唐·李白《乌栖曲》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汉·司马相如《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通遇无所将。何悟今夕开斯堂。有艳淑女在此方。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

【附2】手录【清】车万育《声律启蒙》
卷上
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配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二冬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蛰。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陈后主,汉中宗,绣花对雕龙。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蛰。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三江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秋雨潇潇,熳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夏日池塘,出没浴波鸥双双;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铢对锱,只对双,华岳对湘江。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寒缸。青锁闼,碧沙窗,汉社对周邦。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枞枞。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
四支
茶对酒,赋对诗,燕子对莺儿。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四目颉,一足夔,鸲鹆对鹭鸶。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汾水鼎,岘山碑,虎豹对熊罴。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
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三弄笛,一围棋,雨打对风吹。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
五微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宽对猛,是对非,服美对乘肥。珊瑚对玳瑁,锦绣对珠玑。桃灼灼,柳依依,绿暗对红稀。窗前莺并语,帘外燕双飞。汉致太平三尺剑,周臻大定一戎衣。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斟满送春之酒,惟憾春归。
声对色,饱对饥,虎节对龙旗。杨花对桂叶,白简对朱衣。尨也吠,燕于飞,荡荡对巍巍。春暄资日气,秋冷借霜威。出使振威冯奉世,治民异等尹翁归。燕我弟兄,载咏棣棠韡韡;命伊将帅,为歌杨柳依依。
六鱼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伯乐马,浩然驴,弋雁对求鱼。分金齐鲍叔,奉璧蔺相如。掷地金声孙绰赋,回文锦字窦滔书。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筑;既逢周后,太公舍渭水之渔。
终对始,疾对徐,短褐对华裙。六朝对三国,天禄对石渠。千字策,八行书,有若对相如。花残无戏蝶,藻密有潜鱼。落叶舞风高复下,小荷浮水卷还舒。爱见人长,共服宣尼休假盖;恐彰己吝,谁知阮裕竟焚车。
麟对凤,鳖对鱼,内史对中书。犁锄对耒耜,畎浍对郊墟。犀角带,象牙梳,驷马对安车。青衣能报赦,黄耳解传书。庭畔有人持短剑,门前无客曳长裙。波浪拍船,骇舟人之水宿;峰峦绕舍,乐隐者之山居。
七虞
金对玉,宝对珠,玉兔对金乌。孤舟对短棹,一雁对双凫。横醉眼,捻吟须,李白对杨朱。秋霜多过雁,夜月有啼乌。日暖园林花易赏,雪寒村舍酒难沽。人处岭南,善探巨象口中牙;客居江右,偶夺骊龙颔下珠。
贤对圣,智对愚,傅粉对施朱。名缰对利锁,挈榼对提壶。鸩哺子,燕调雏,石帐对郇厨。烟轻笼岸柳,风紧撼庭梧。鸜眼一方端石砚,龙涎三炷博山炉。曲沼鱼多,可使渔人结网;平田兔少,漫劳耕者守株。
秦对赵,越对吴,钓客对耕夫。箕裘对杖履,杞梓对桑榆。天欲晓,日将晡,狡兔对妖狐。读书甘刺股,煮粥惜焚须。韩信武能平四海,左思文足赋三都。嘉遁幽人,适志竹篱茅舍;胜游公子,玩情柳陌花衢。
八齐
岩对岫,涧对溪,远岸对危堤。鹤长对凫短,水雁对山鸡。星拱北,月流西,汉露对汤霓。桃林牛已放,虞坂马长嘶。叔侄去官闻广受,弟兄让国有夷齐。三月春浓,芍药丛中蝴蝶舞;五更天晓,海棠枝上子规啼。
云对雨,水对泥,白璧对玄圭。献瓜对投李,禁鼓对征鼙。徐稚榻,鲁班梯,凤翥对鸾栖。有官清似水,无客醉如泥。截发惟闻陶侃母,断机只有乐羊妻。秋望家人,目送楼头千里雁;早行远客,梦慌枕上五更鸡。
熊对虎,象对犀,霹雳对虹霓。杜鹃对孔雀,桂岭对梅溪。萧史凤,宋宗鸡,远近对高低。水寒鱼不跃,林茂鸟频栖。杨柳和烟彭泽县,桃花流水武陵溪。公子追欢,闲骤玉骢游绮陌;佳人倦绣,闷欹珊枕掩香闺。
九佳
河对海,汉对淮,赤岸对朱崖。鹭飞对鱼跃,宝钿对金钗。鱼圉圉,鸟喈喈,草履对芒鞋。古贤尝笃厚,时辈喜诙谐。孟训文公谈性善,颜师孔子问心斋。缓抚琴弦,像流莺而并语;斜排筝柱,类过雁之相挨。
丰对俭,等对差,布袄对荆钗。雁行对鱼阵,榆塞对兰崖。挑荠女,采莲娃,菊径对苔阶。诗成六义备,乐奏八音谐。造律吏哀秦法酷,知音人说郑声哇。天愈飞霜,塞上有鸿行已过;云将作雨,庭前多蚁阵先排。
城对市,巷对街,破屋对空阶。桃枝对桂叶,砌蚓对墙蜗。梅可望,橘堪怀,季路对高柴。花藏沽酒市,竹映读书斋。马首不容孤竹扣,车轮终就洛阳埋。朝宰锦衣,贵束乌犀之带;宫人宝髻,宜簪白燕之钗。
十灰
增对损,闭对开,碧草对苍苔。书签对笔架,两曜对三台。周召虎,宋桓魋,阆苑对蓬莱。薰风生殿阁,皓月照楼台。却马汉文思罢献,吞蝗唐太冀移灾。照耀八荒,赫赫丽天秋日;震惊百里,轰轰出地春雷。
沙对水,火对灰,雨雪对风雷。书淫对传癖,水浒对岩隈。歌旧曲,酿新醅,舞馆对歌台。春棠经雨放,秋菊傲霜开。作酒固难忘曲蘖,调羹必要用盐梅。月满庚楼,据胡床而可玩;花开唐苑,轰羯鼓以奚催。
休对咎,福对灾,象箸对犀杯。宫花对御柳,峻阁对高台。花蓓蕾,草根荄,剔藓对剜苔。雨前庭蚁闹,霜后阵鸿哀。元亮南窗今日傲,孙弘东阁几时开。平展青茵,野外茸茸软草;高张翠幄,庭前郁郁凉槐。
十一真
邪对正,假对真,獬豸对麒麟。韩卢对苏雁,陆橘对庄椿。韩五鬼,李三人,北魏对西秦。蝉鸣哀暑夏,莺啭怨残春。野烧焰腾红烁烁,溪流波皱碧粼粼。行无踪,居无庐,颂成酒德;动有时,藏有节,论著钱神。
哀对乐,富对贫,好友对嘉宾。弹冠对结绶,白日对青春。金翡翠,玉麒麟,虎爪对龙麟。柳塘生细浪,花径起香尘。闲爱登山穿谢屐,醉思漉酒脱陶巾。雪冷霜严,倚槛松筠同傲岁;日尺风暖,满园花柳各争春。
香对火,炭对薪,日观对天津。禅心对道眼,野妇对宫嫔。仁无敌,德有邻,万石对千钧。滔滔三峡水,冉冉一溪冰。充国功名当画阁,子张言行贵书绅。笃志诗书,思入圣贤绝域;忘情官爵,羞沾名利纤尘。
十二文
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歌北鄙,咏南薰,迩听对遥闻。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土已瓜分。巫峡夜深,猿啸苦哀巴地月;衡峰秋早,雁飞高贴楚天云。
欹对正,见对闻,偃武对修文。羊车对鹤驾,朝旭对晚曛。花有艳,竹成文,马燧对羊欣。山中梁宰相,树下汉将军。施帐解围嘉道韫,当垆沽酒叹文君。好景有期,北岭几枝梅似雪;丰年先兆,西郊千顷稼如云。
尧对舜,夏对殷,蔡惠对刘蕡。山明对水秀,五典对三坟。唐李杜,晋机云,事父对忠君。雨晴鸩唤妇,霜冷雁呼群。酒量洪深围仆射,诗才俊逸鲍参军。鸟翼长随,凤兮洵众禽长;狐威不假,虎也真百兽尊。
十三元
幽对显,寂对喧,柳岸对桃源。莺朋对燕友,早暮对寒暄。鱼跃沼,鹤乘轩,醉胆对吟魂。轻尘生范甑,积雪拥袁门。缕缕轻烟芳草渡,丝丝微雨杏花村。诣阙王通,献太平十二策;出关老子,著道德五千言。
儿对女,子对孙,药圃对花村。高楼对邃阁,赤豹对玄猿。妃子骑,夫人轩,旷野对平原。匏巴能鼓瑟,伯氏善吹埙。馥馥早梅思驿使,萋萋芳草怨王孙。秋夕月明,苏子黄岗游赤壁;春朝花发,石家金谷启芳园。
歌对舞,德对恩,犬马对鸡豚。龙池对凤沼,雨骤对云屯。刘向阁,李膺门,唳鹤对啼猿。柳摇春白昼,梅弄月黄昏。岁冷松筠皆有节,春喧桃李本无言。噪晚齐蝉,岁岁秋来泣限;啼宵蜀鸟,年年春去伤魂。
十四寒
多对少,易对难,虎踞对龙蟠。龙舟对凤辇,白鹤对青鸾。风淅淅,露漙漙,绣毂对雕鞍。鱼游荷叶沼,鹭立蓼花滩。有酒阮貂奚用解,无鱼冯铗必须弹。丁固梦松,柯叶忽然生腹上;文郎画竹,枝梢倏尔长毫端。
寒对暑,湿对干,鲁隐对齐桓。寒毡对暖席,夜饮对晨餐。叔子带,仲田冠,郏鄏对邯郸。嘉禾忧夏旱,衰柳耐秋寒。杨柳绿遮元亮宅,杏花红映仲尼坛。江水流长,环绕似青罗带;海蟾轮满,澄明如白玉盘。
横对竖,窄对宽,黑志对弹丸。朱帘对画栋,彩槛对雕栏。春既老,夜将阑,百辟对千官。怀仁称足足,抱义美般般。好马君王曾市骨,食猪处士仅思肝。世仰双仙,元礼舟中携郭泰;人称连璧,夏侯车上并潘安。
十五删
兴对废,附对攀,露草对霜菅。歌廉对借寇,习孔对希颜。山垒垒,水潺潺,奉璧对探鐶。礼由公旦作,诗本仲尼删。驴困客方经灞水,鸡鸣人已出函关。几夜霜飞,已有苍鸿辞北塞;数朝雾暗,岂无玄豹隐南山。
犹对尚,侈对悭,雾髻对烟鬟。莺啼对鹊噪,独鹤对双鹇。黄牛峡,金马山,结草对衔环。昆山惟玉集,合浦有珠还。阮籍旧能为眼白,老莱新爱着衣斑。栖迟避世人,草衣木食;窈窕倾城女,云鬓花颜。
姚对宋,柳对颜,赏善对惩奸。愁中对梦里,巧慧对痴顽。孔北海,谢东山,使越对征蛮。淫声闻濮上,离曲听阳关。骁将袍披仁贵白,小儿衣着老莱斑。茅舍无人,难却尘埃生榻上;竹亭有客,尚留风月在窗间。

卷下
一先
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葭鄏鼎,武城弦,木笔对苔钱。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烟。
前对后,后对先,众丑对孤妍。莺簧对蝶板,虎穴对龙渊。击石磬,观韦编,鼠目对鸢肩。春园花柳地,秋沼芰荷天。白羽频挥闲客坐,乌纱半坠醉翁眠。野店几家,羊角风摇沽酒旆;长川一带,鸭头波泛卖鱼船。
离对坎,震对乾,一日对千年。尧天对舜日,蜀水对秦川。苏武节,郑虔毡,涧壑对林泉。挥戈能退日,持管莫窥天。寒食芳辰花烂漫,中秋佳节月婵娟。梦里荣华,飘忽枕中之客;壶中日月,安闲市上之仙。
二箫
恭对慢,吝对骄,水运对山遥。松轩对竹槛,雪赋对风谣。乘五马,贯双雕,烛灭对香消。明蟾常彻夜,骤雨不终朝。楼阁天凉风飒飒,关河地隔雨潇潇。几点鹭鸶,日暮常飞红蓼岸;一双鳮鵣,春朝频泛绿杨骄。
开对落,暗对昭,赵瑟对虞韶。轺车对驿骑,锦绣对琼瑶。羞攘臂,懒折腰,范甑对颜瓢。寒天鸳帐酒,夜月凤台箫。舞女腰肢杨柳软,佳人颜貌海棠娇。豪客寻春,南阳草青香阵阵;闲人避暑,东堂蕉绿影摇摇。
班对马,董对晁,夏昼对春宵。雷声对电影,麦穗对禾苗。八千路,廿四桥,总角对垂髫。露桃匀嫩脸,风柳舞纤腰。贾谊赋成伤鹏鸟,周公诗说托鸱鹗。幽寺寻僧,逸兴岂知俄尔尽;长亭送客,离魂不觉黯然消。
三肴
风对雅,象对爻,巨蟒对长蛟。天文对地理,蟋蟀对螵蛸。龙夭矫,虎咆哮,北学对东胶。筑台须垒土,成屋必诛茅。潘岳不忘秋兴赋,边韶常被昼眠嘲。抚养群黎,已见国家隆治;滋生万物,方知天地泰交。
蛇对虺,蜃对蛟,麟薮对鹊巢。风声对月色,麦穗对桑苞。何妥难,子云嘲,楚甸对商郊。五音惟耳听,万虑在心包。葛被汤征因仇饷,楚遭齐伐责包茅。高矣若天,洵是圣人大道;淡而如水,实为君子神交。
牛对马,犬对猫,旨酒对嘉肴。桃红对柳绿,竹叶对松梢。藜杖叟,布衣樵,北野对东郊。白驹形皎皎,黄鸟语交交。花圃春残无客到,柴门夜永有僧敲。墙畔佳人,飘扬竞把秋千舞;楼前公子,笑语争将蹴鞠抛。
四豪
琴对瑟,剑对刀,地迥对天高。峨冠对博带,紫绶对绯袍。煎异茗,酌香醪,虎兕对猿猱。武夫攻骑射,野妇务蚕缫。秋雨一川淇澳竹,春风两岸武陵桃。螺髻青浓,楼外晚山千仞;鸭头绿腻,溪中春水半篙。
刑对罚,贬对褒,破斧对征袍。梧桐对橘柚,枳棘对蓬篙。雷焕剑,吕虔刀,橄榄对葡萄。一椽书舍小,百尺酒楼高。李白能诗时秉笔,刘令爱酒每餔糟。礼别尊卑,拱北众星常灿灿;势分高下,朝东万水自滔滔。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双凤翼,九牛毛,主逸对臣劳。水流无限阔,山耸有馀高。雨打村童新牧笠,尘生边将旧征袍。俊士居官,荣引鹓鸿之序;忠臣报国,誓殚犬马之劳。
五歌
山对水,海对河,雪竹对烟萝。新欢对旧恨,痛饮对高歌。琴再抚,剑重磨,媚柳对枯荷。荷盘从雨洗,柳线任风搓。饮酒岂知欹醉帽,观棋不觉烂樵柯。山寺清幽,直踞千寻云岭;江楼宏敞,遥临万顷烟波。
繁对简,少对多,里咏对途歌。宦情对旅况,银鹿对铜驼。刺史鸭,将军鹅,玉律对金科。石堤垂亸柳,曲沼长新荷。命驾吕因思叔夜,引车蔺为避廉颇。千尺水帘,今古无人能手卷;一轮月镜,乾坤何匠用功磨。
霜对露,浪对波,径菊对池荷。酒阑对歌罢,日暖对风和。梁父咏,楚狂歌,放鹤对观鹅。史才推永叔,刀笔仰萧何。种橘犹嫌千树少,寄梅谁信一枝多。林下风生,黄发村童推牧笠;江头日出,皓眉溪叟晒渔蓑。
六麻
松对柏,缕对麻,蚁阵对蜂衙。赪鳞对白鹭,冻雀对昏鸦。白堕酒,碧沉茶,品笛对吹笳。秋凉梧堕叶,春暖杏开花。雨长苔痕侵壁砌,月移梅影上窗纱。飒飒秋风,度城头之筚篥;迟迟晚照,动江上之琵琶。
优对劣,凸对凹,翠竹对黄花。松杉对杞梓,菽麦对桑麻。山不断,水无涯,煮酒对烹茶。鱼游池面水,鹭立岸头沙。百亩风翻陶令秫,一畦雨熟邵平瓜。闲捧竹根,饮李白一壶之酒;偶擎桐叶,啜卢同七碗之茶。
吴对楚,蜀对巴,落日对流霞。酒钱对诗债,柏叶对松花。驰驿骑,泛仙槎,碧玉对丹砂。设桥偏送笋,开道竟还瓜。楚国大夫沉汨水,洛阳才子谪长沙。书箧琴囊,乃士流话计;药炉茶鼎,实闲客生涯。
七阳
高对下,短对长,柳影对花香。词人对赋客,五帝对三王。深院落,小池塘,晚眺对晨妆。绛霄唐帝殿,绿野晋公堂。寒集谢庄衣上雪,秋添潘岳鬓边霜。人浴兰汤,事不忘于端午;客斟菊酒,兴常记于重阳。
尧对舜,禹对汤,晋宋对隋唐。奇花对异卉,夏日对秋霜。八叉手,九回肠,地久对天长。一堤杨柳绿,三径菊花黄。闻鼓塞兵方战斗,听钟宫女正梳妆。春饮方归,纱帽半淹邻舍酒;早朝初退,衮衣微惹御炉香。
荀对孟,老对庄,亸柳对垂杨。仙宫对梵宇,小阁对长廊。风月窟,水云乡,蟋蟀对螳螂。暖烟香蔼蔼,寒烛影煌煌。伍子欲酬渔父剑,韩生尝窃贾公香。三月韶光,常忆花明柳媚;一年好景,难忘橘绿橙黄。
八庚
深对浅,重对轻,有影对无声。蜂腰对蝶翅,宿醉对馀酲。天北缺,日东生,独卧对同行。寒冰三尺厚,秋月十分明。万卷书容闲客览,一樽酒待故人倾。心侈唐玄,厌看霓裳之曲;意骄陈主,饱闻玉树之赓。
虚对实,送对迎,后甲对先庚。鼓琴对舍瑟,搏虎对骑鲸。金匼匝,玉瑽琤,玉宇对金茎。花间双粉蝶,柳内几黄莺。贫里每甘藜藿味,醉中厌听管弦声。肠断秋闺,凉吹已侵重被冷;梦惊晓枕,残蟾犹照半窗明。
渔对猎,钓对耕,玉振对金声。雉城对雁塞,柳袅对葵倾。吹玉笛,弄银笙,阮杖对桓筝。墨呼松处士,纸号楮先生。露浥好花潘岳县,风搓细柳亚夫营。抚动琴弦,遽觉座中风雨至;哦成诗句,应知窗外鬼神惊。
九青
红对紫,白对青,渔火对禅灯。唐诗对汉史,释曲对仙经。龟曳尾,鹤梳翎,月榭对风亭。一轮秋夜月,几点晓天星。晋士只知山简醉,楚人谁识屈原醒。绣倦佳人,慵把鸳鸯文作枕;吮毫画者,思将孔雀写为屏。
行对坐,醉对醒,佩紫对纡青。棋枰对笔架,雨雪对雷霆。狂蛱蝶,小蜻蜓,水岸对沙汀。天台孙绰赋,剑阁孟阳铭。传信子卿千里雁,照书车胤一囊萤。冉冉白云,夜半高遮千里月;澄澄碧水,宵中寒映一天星。
书对史,传对经,鹦鹉对鹡鸰。黄茅对白荻,绿草对青萍。风绕铎,雨淋铃,水阁对山亭。渚莲千朵白,岸柳两行青。汉代宫中生秀柞,尧时阶畔长祥蓂。一枰决胜,棋子分黑白;半幅通灵,画色间丹青。
十蒸
新对旧,降对升,白犬对苍鹰。葛巾对藜杖,涧水对池冰。张兔网,挂鱼罾,燕雀对鹍鹏。炉中煎药火,窗下读书灯。织锦逐梭成舞凤,画屏误笔作飞蝇。宴客刘公,座上满斟三雅爵;迎仙汉帝,宫中高插九光灯。
儒对士,佛对僧,面友对心朋。春残对夏老,夜寝对晨兴。千里马,九霄鹏,霞蔚对云蒸。寒堆阴岭雪,春泮水池冰。亚父愤生撞玉斗,周公誓死作金腾。将军元晖,莫怪人讥为饿虎,侍中卢昶,难逃世号作饥鹰。
规对矩,墨对绳,独步对同登。吟哦对讽咏,访友对寻僧。风绕屋,水襄陵,紫鹄对苍鹰。鸟寒惊夜月,鱼暖上春冰。扬子口中飞白凤,何郎鼻上集青蝇。巨鲤跃池,翻几重之密藻;颠猿饮涧,挂百尺之垂藤。
十一尤
荣对辱,喜对忧,夜宴对春游。燕关对楚水,蜀犬对吴牛。茶敌睡,酒消愁,青眼对白头。马迁修史记,孔子作春秋。适兴子猷常泛棹,思归王粲强登楼。窗下佳人,妆罢重将金插鬓;筵前舞妓,曲终还要锦缠头。
唇对齿,角对头,策马对骑牛。毫尖对笔底,绮阁对雕楼。杨柳岸,荻芦洲,语燕对啼鸩。客乘金络马,人泛木兰舟。绿野耕夫春举耜,碧池渔父晚垂钩。波浪千层,喜见蛟龙得水;云霄万里,惊看雕鹗横秋。
庵对寺,殿对楼,酒艇对渔舟。金龙对彩凤,豮豕对童牛。王郎帽,苏子裘,四季对三秋。峰峦扶地秀,江汉接天流。一湾绿水渔村小,万里青山佛寺幽。龙马呈河,羲皇阐微而画卦;神龟出洛,禹王取法以陈畴。
十二侵
眉对目,口对心,锦瑟对瑶琴。晓耕对寒钓,晚笛对秋砧。松郁郁,竹森森,闵损对曾参。秦王亲击缶,虞帝自挥琴。三献卞和尝泣玉,四知杨震固辞金。寂寂秋朝,庭叶因霜摧嫩色;沉沉春夜,砌花随月转清阴。
前对后,古对今,野兽对山禽。犍牛对牝马,水浅对山深。曾点瑟,戴逵琴,璞玉对浑金。艳红花弄色,浓绿柳敷阴。不雨汤王方剪爪,有风楚子正披襟。书生惜壮年韶华,寸阴尺璧;游子爱良宵光景,一刻千金。
丝对竹,剑对琴,素志对丹心。千愁对一醉,虎啸对龙吟。子罕玉,不疑金,往古对来今。天寒邹吹律,岁旱傅为霖。渠说子规为帝魄,侬知孔雀是家禽。屈子沉江,处处舟中争系粽;牛郎渡渚,家家台上竞穿针。
十三覃
千对百,两对三,地北对天南。佛堂对仙洞,道院对禅庵。山泼黛,水浮蓝,雪岭对云潭。凤飞方翙翙,虎视已耽耽。窗下书生时讽咏,筵前酒客日耽酣。白草满郊,秋日牧征人之马;绿桑盈亩,春时供农妇之蚕。
将对欲,可对堪,德被对恩覃。权衡对尺度,雪寺对云庵。安邑枣,洞庭柑,不愧对无惭。魏徴能直谏,王衍善清谈。紫梨摘去从山北,丹荔传来自海南。攘鸡非君子所为。但当月一;养狙是山公之智,止用朝三。
中对外,北对南,贝母对宜男。移山对浚井,谏苦对言甘。千取百,二为三,魏尚对周堪。海门翻夕浪,山市拥晴岚。新缔直投公子纻,旧交犹脱馆人骖。文达淹通,已咏冰兮寒过水;永和博雅,可知青者胜于蓝。
十四盐
悲对乐,爱对嫌,玉兔对银蟾。醉侯对诗史,眼底对眉尖。风飁飁,雨绵绵,李苦对瓜甜。画堂施锦帐,酒市舞青帘。横槊赋诗传孟德,引壶酌酒尚陶潜。两曜迭明,日东生而月西出;五行式序,水下润而火上炎。
如对似,减对添,绣幕对朱帘。探珠对献玉,鹭立对鱼潜。玉悄饭,水晶盐,手剑对腰镰。燕巢依遽阁,蛛网挂虚檐。夺槊至三唐敬德,弈棋第一晋王恬。南浦客归,湛湛春波千顷净;西楼人悄,弯弯夜月一钩纤。
逢对遇,仰对瞻,市井对闾阎。投簪对结绶,握发对掀髯。张绣幕,卷珠帘,石碏对江淹。宵征方肃肃,夜饮已厌厌。心褊小人长戚戚,礼多君子屡谦谦。美刺殊文,备三百五篇诗咏;吉凶异画,变六十四卦爻占。
十五咸
清对浊,苦对咸,一启对三缄。烟蓑对雨笠,月榜对风帆。莺睍睆,燕呢喃,柳杞对松杉。情深悲素扇,泪痛湿青衫。汉室既能分四姓,周朝何用叛三监。破的而探牛心,豪矜王济;竖竿以挂犊鼻,贫笑阮咸。
能对否,圣对贤,卫瓘对浑瑊。雀罗对鱼网,翠巘对苍崖。红罗帐,白布衫,笔格对书函。蕊香蜂竞采,泥软燕争衔。凶孽誓清闻祖逖,王家能乂有巫咸。溪叟新居,渔舍清幽临水岸;山僧久隐,梵宫寂寞倚云岩。
冠对带,帽对衫,议鲠对言谗。行舟对御马,俗弊对民岩。鼠且硕,兔多狡,史册对书缄。塞城闻奏角,江浦认归帆。河水一源形弥弥,泰山万仞势岩岩。郑为武公,赋缁衣而美德;周因巷伯,歌贝锦以伤谗。

【附3】解释一下几个常见词汇。

一,关于节奏。

  节奏:某种声音在相隔均等的时段中的再现,便叫节奏。诗歌的节奏是诗歌具有音乐美的决定性要素,没有节奏,也就不成其为诗歌。节奏分两种:音乐节奏,即表现于读音形式上的节奏,它与平仄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个音部有平平、仄仄或平仄、仄平构成;意义节奏,和词的意义紧密联系在一起,往往一个双音词(或单音节词)构成一个意义节奏;当然从意义上和音乐上划分的节奏并不一样。

  节拍:格律诗中一个单音步或一个双音步的第二个字是每一个节奏的节奏点,一般称为拍子。

  双叠:格律诗以两个平声或两个仄声字叠用,两个字构成一个节奏(节拍)。

二,关于韵。

  句中韵:韵文在一句的中间用韵的手段。或是各句相同位置的字相互押韵,或是本句中间的字和句尾的字押韵。汉代常见,词中也有。

  邻韵(孤雁出群格):读音相近、韵书中排在邻近的韵。

  衬韵:如首句入韵时用了邻韵字,该字即为衬韵。

  主韵:如首句入韵时用了邻韵字,则第二联中用的本韵字即为主韵。

  同用:韵书规定在作诗用韵时,不同韵部的字可以相押,叫同用。如:广韵中冬钟,支脂之、佳皆、咍灰、真谆臻、文欣、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萧宵、歌戈、阳唐、庚耕清、蒸登、尤侯幽、覃谈、盐添、咸衔、严凡均可同用。

  通韵:平、上、去声字通押称通韵。

  独用:韵书规定某些韵部只能自己单独用来押韵,不与其他韵部的字通押,往往会注明"独"字。如:广韵中东、江、微、鱼、齐、肴、豪、麻、青、侵等部都是独用。

  一韵到底:近体的律诗和绝句要求全诗从头到尾用韵书中同一韵部的字,中途不转韵。

  转韵(换韵):格律诗要一韵到底,而长篇古体诗常有换韵。换韵不限于平声或仄声,也不拘是否邻韵。一般有两种情况:随意换韵,不受句数限制;换韵的句数有规律,如常见的四句一换,且往往是平声与仄声韵交相转换。

  交韵:诗中交叉使用不同韵部的字相押。大致分:
  ——进退格:律诗押韵时用不同韵部的字,一进(用甲韵)一退(用乙韵),再一进一退,轮流换用前后不同韵部的押韵格式。
  ——葫芦格:两个可以通押的韵在一起相押。先小后大,好像葫芦的形状,称葫芦格。
  ——辘轳格:律诗中的第一、二联用A韵,第三、四联用可与A韵相通的B韵,像辘轳轮转一样。

  抱韵。如一首四句的诗,一、四句押一韵,二、三句押另一韵,称抱韵。

  句句韵:就是每一句都入韵。诗经中常见,汉·柏梁体也是。词曲中更多。

  重韵:即在用韵的地方重复出现相同的字。主要见于古体诗和散曲。

三,关于对仗。

  工对:一般必须用同一门类的词语为对,或者词语的意义虽非同一类,但词汇的意义很接近,也行。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日"对"河"。

  切对:指平仄运用切合要求的工整诗句。

  正对(真对、的对):要求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名、物、数均要两两相对。

  邻对:用词义门类比较接近的词为对。如:天文与时令,地理与宫室,器物与衣饰,植物与动物,方位与数量等。

  宽对:不是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就能构成对仗。

  借对:近体诗对仗的一种。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该词的某种含义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其实诗里所用的并非这种含义,如:杜甫《曲江》中有"借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用"八尺为寻,倍寻为常"的数量词含义来对"七十";借音是利用字词之间的同音关系,一般来说,本应用B字对A字,但B字的意思在全句中又不合适,于是选用B字同音而意义有能和句子相符合的C字来构成对仗,如:"残春红药在,终日子规啼。"中用红对子(紫)、"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中用十对迁(千)、孟浩然"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中以鸡对杨(羊)、杜甫"枸杞因吾耳,鸡栖奈瓜何"中以枸(狗)对鸡、韩愈"眠昏长讶双鱼断,耳热何辞数爵频。" 中以鱼对爵(雀)等。

  错综对:对仗时不拘字词的位置,相对的词语处于错综交叉的情况。如: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中"六幅"和"一段","湘江"与"巫山"对仗。

  流水对:近体诗对仗的一种。其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对立的,而是有上下相承的关系,两者不能脱离或颠倒,而是有一定次序的语言结构。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末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四,关于格律。

  失对:违背了格律诗中一联的出句与对句的平仄基本对立的规定,称失对。

  失粘(拗粘):违背了格律诗中上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同(即相粘)的规定,称失粘。

  出韵(落韵、犯韵):作近体诗时,如果有字逸出了所押的韵部,称出韵。

  同字相对:近体诗要避免在对仗中用同一个字相对,即使在出句和对句之间也要避免使用同一个字。

  趁韵(凑韵):作诗时为符合押同部字的要求,用了虽然同韵但意义不合的字眼,显得不自然、不妥当。

  合掌对:指一首诗中,出句与对句所用的词基本同义甚至完全同义,上下句意思重复,这样的对仗就叫合掌对,是种拙劣的手法,应当避免。如:宋之问《初到黄梅》中有"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句,纪昀在《瀛奎律髓刊误》中评论道"途中、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

  八病:齐武帝永明年间,周颙、沈约等人受梵文、梵语的启发,研究了汉语的音韵,发现了四声,并应用到诗歌中去,创立了"四声八"之说。四声,大家基本上已经明白了,而所谓八病,是指写诗用词应该注意避免的八种现象: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目的是为了在创作诗歌时追求声音的美感,结果太过苛刻,常因辞害意。具体内容历来众说不一,据空海(日僧)《文镜秘府论》、梅尧臣《续金针诗格》、胡震亨《唐音癸签》、魏庆之《诗人玉屑》、王世贞《艺苑卮言》等书的记述与评析,也还可以知道个大概。
  ——小韵:指五言诗两句之内各字之间不能用同一个韵部的字。如:"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中"树"、"露"同韵,"连"、"泉"同韵。
  ——大韵:五言诗两句之内不能有与韵脚同一韵部的字。如:"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中的"胡"与韵脚"垆"同韵。
  ——上尾:五言诗的第五字(上句末一字)与第十字(下句末一字)声调不能相同。如:"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中的"草"与"柳"同为上声字。
  ——平头:五言诗的第一/二字不能与第六/七字(下句的第一/二字)同声调。如:"芳时淑气清,提壶台上倾。"中"芳"与"提"、"时"与"壶"均同调。
  ——正纽:五言诗里两句之中不能杂用声母及韵母相同的四声各字。如:"轻霞落暮锦,流火散秋金。"中"锦"与"金"声韵相同,只是声调不同。
  ——旁纽:五言诗中两句各字不能同声母。如:"鱼游见风月,兽走畏伤蹄。"中"鱼"和"月"字同声母。
  ——蜂腰:五言诗一句之内的第二个字不能与第四个字的声调相同。又有说法是第二个字与第四个字不能同是浊音声母而第三字是清音声母字,如:"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中"从"和"方"是平声字,"我"和"鲤"是上声字,又都是浊音声母字,中间的"双"则是清音。
  ——鹤膝:具体情况不很清楚,好像是指一句中首尾的字都是清音而中间的一个字是浊音声母。

五,关于体例。

  离合诗:通常是把诗句中某些个字拆开,又彼此合聚,结成新字。如孔融的《离合作郡姓名诗》,全诗合成"鲁国孔融文举"诸字。

  建除体:相传最早有南朝鲍照的《建除诗》。共二十四句,从第一句始,每隔一句,冠以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十二个字,是从寅卯至子丑十二个时辰的代号。 八音歌:由五言十六句构成。从第一句开始,每隔一句用金、石、丝、竹、瓠、土、革、木八字为首字,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八类乐器,故称八音。

  藏头诗:古代杂体诗的一种。把所要表明的字眼分别藏在一首诗各个句子的首字。

  回文诗:古代杂体诗的一种。其构成,是诗句正倒读来均可成诵。如:苏轼《题金山寺》"潮随暗浪雪山涌,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巷当泉眼石波清。迢迢远树江天晓,蔼蔼红霞晚日晴。遥望四山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倒读则是"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晴日晚霞红蔼蔼,晓天江树远迢迢。清波石眼泉当巷,小径松门寺对桥。明月钓舟渔浦远,涌山雪浪暗随潮。"

  璇玑图:属于回文诗的一种。号称"正读、反读、横读、斜读、交互读、进一字读、退一字读,纵横反复,皆可成诗。"

  盘中诗:属于回文诗的一种。写于盘中,从中央起句,回环盘旋而至于四角。

  顶真体(联珠格):诗、词、曲的一种体式。其构成是下一句的首字用上一句的末字。各句之间以同字串连在一起,有如珠之联缀。

  宝塔体:其句子从一个字到七个字(或多到八、九个字),各句押韵,或两句押成一韵,上下排列成宝塔的形状。如:李绅《月"月,月。光辉,皎洁。耀乾坤,静空阔。圆满中秋,玩争诗哲。玉兔滴难穿,桂枝人共折。万象照仍无私,琼台岂遮君谒。抱琴对弹别鹤声,不得知音声不切。"

  集句:集前人的诗句而成诗,显示了作者的博览和缀合能力,但多作易走上抄袭古人,缺乏独创能力的路数。

  双声诗:利用字的双声关系(音节的声母相同)写成的诗。双声是指两个或多个声母相同的音节连在一起(有的构成双声联绵词)。如:温庭筠《双声诗》"栖息消气象,檐楹溢艳阳。帘桡兰露落,邻里柳阴凉。高阁过空谷,孤竿个古岗。潭庐同淡荡,仿佛复芬芳。"

  叠韵诗:全诗各句所用的字的韵部均相同。叠韵是指两个或几个韵母部分相同的音节连在一起构成词或词组。如:温庭筠《题贺知章故居》"废砌翳薜荔,枯湖无菰蒲。老媪宝葆草,愚儒输逋租。"

【附4】反馈意见。(按收到顺序)

绯月殿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古诗词,读来朗朗上口,想来回味无穷,相比之下,很不喜欢如梦话呓语般的新诗。不过也难怪,现在的人,急功近利者众,谁有闲心坐下来读诗读史呢?但古诗这个东西作不得假,有几分斤两,一写便知,非得有文学史学功底者,才能写得似模似样的古诗。……其实,现在写古诗的人,也不是没有,看其作品,也颇合格律,但却很少有古人诗中的意境了。诗词格律,通过学习可以了解,肯花工夫的话,文字游戏也可以玩得颇为上手。然而若计较起气势与底蕴来,我们这个时代,似乎很难能与古人一较高下了。……"

  ——果然高明,令我有一种班门弄斧的不祥感觉。

朝露殿

  "我是朝露……您称我"鸳鸯蝴蝶派"……(大汗淋漓)实在是……"

  ——此"鸳鸯蝴蝶派"非彼"鸳鸯蝴蝶派"也,乃以鸳鸯、蝴蝶入诗之义者,或称新·婉约流可也。拿本人来说,论胸襟,是伪·豪放党;论诗歌体裁,是New·七古流;而论学术态度,则是学匪派,……。所以请千万不要见怪。

赤军殿

  "……我的意见见下——
  1.格律诗也有压仄声尾的,虽然很少。
  2.绝句例不求对仗,不可和律诗同提对仗问题。
  3.所谓入声,是在韵母后加辅音尾,也许需要稍微解释一下。
  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似乎应该是"不会做诗也会吟"吧。
  5.五言平仄句式应该是四种——平起仄入:平平平仄仄;平起平入:平平仄仄平;仄起平入:仄仄仄平平;仄起仄入:仄仄平平仄。七言相对应在前面加平平或仄仄,也是四种。各种变格先不论。插腰之说,我没有听说过。
  6.韵字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那牵涉到古文音韵学的问题,你说:"但从前大概是有的,这个深究不得,反正韵书就是这么规定的"恐怕不妥。
  7.最后,该在古时部分通垓。"

  ——赤军公,早知道您厉害,想不到竟有如此厉害,彻底服了。

 


万 叶 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