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殿的位置:樱之吹雪 首页 风土记 → 也说两宫

也说两宫

文 / 松本有茜

  在这里所说的两宫,是指京都的桂离宫与日光的东照宫。

  叶先生在《两宫漫步》一文中认为“(东照宫)有违日本自古以来形成的建筑艺术的传统美。”“日本的建筑文化要高扬的莫过于桂离宫,低下的莫过于东照宫”。可以想象叶先生是倾向与至简至素的美学意境,而屏弃奢华与艳丽的美,但就此个人的审美观就否定了东照宫的艺术价值还是应商榷一下。

  何为日本的传统美?那就是“汉”,就是“唐”。位于日光的东照宫虽仿照了中国皇家建筑模式,却恰恰是最正统的。但我们从东照宫身上可以明显感受到一种与中国宫殿不同的气韵,因为它继承了日本历史上最鼎盛繁荣的桃山时代的风格。浓烈的色彩,奢华的泥金画,精美绝伦的雕刻,这用于纪念东照大神德川家康的东照宫积聚了整个桃山文化的精髓,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代表了桃山美术文化的顶峰极限。如果否定了东照宫,且不是要将整个桃山文化皆否定了?

  同中华民族一样,大和民族的审美意识也具有双重矛盾性。以儒家精神“入世”,以释、道精神“出世”,这在中国的建筑、绘画等艺术表现方面深有体现。而在日本,他们有千家的“又隐”、待庵,也有秀吉的黄金茶室;有桂离宫的简洁幽玄,也有东照宫的繁奢华丽。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中并不是只有“物哀”。《两宫漫步》一文中写到“桂离宫与东照宫反映了和汉两种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我想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和本身具有的不同审美价值取向才产生了这两座截然不同风格的建筑物。

  纵观日本庭院,大型豪华的庭院多与武家有关,而朴素自然的庭院则多与当时追求“佗”精神的茶人有联系,草庵茶的推行,大量茶庭的诞生体现了这一点,而桂离宫的设计建造者也正是著名的茶人小堀远州。单纯与粗淡是根本无法满足一个武将想要煊赫自身战功伟绩的微妙心理的,也只有那些了悟的茶人、禅僧方能真正面对那一片淡然。

——东照印象

  日光(NIKKO)的历史,始于天应二年(782)胜道上人登上男体山顶。传说上人在延历3年(784)祭祀二荒山神社,建立了中禅寺,其后,从平安后期至中世纪,这座山就成为修行的灵地。到了近世,深得德川家康信任的天海成为了此山的主人。元和2年(1616)家康逝世,翌年他的孙子德川家光便按照他的遗嘱将他的遗骸移到了男体山,并聚集了日本的资源,在此地建造了东照宫,同时营造的还有二荒山神社。宽永13年(1636)对东照宫进行过大规模的扩建,庆长4年(1651)家光逝世后,在家康庙堂旁建造了其庙大猷院,现在可以见到的日光庄严华丽的建筑,就是在当时完成的。

  不同于信长与秀吉的“名物狩”,家康更喜欢哲学与文学,因而在艺术上少有建树,但是这座为纪念他而建的东照宫,在纪念个人的建筑方面,远东无出其右,著名的阳明门及唐门正殿等的装饰令人眼花缭乱,

——阳明门——太阳的象征

  阳明门是东照宫的典型代表建筑物,它是宫中十二门中的东正门。为何会取这样一个名称?从字义来看,它意味着太阳明亮的光辉,另外,家康的谥号为东照大权现,意思就是照亮东方的如朝日般气势恢弘的伟大的神,更进一步来说,这是为了祭祀日光的土地,称颂至高无上的太阳。
东照宫的雕刻是非常著名的,但只在这阳明门上面就有龙、植物以及中国古典中的人物等500多个雕塑。“阳明门”也被称为“日暮门”,据传其原意就是说阳明门上的雕刻“让人看到日暮也看不够”。

——东西回廊——红之铁丹

  从阳明门左右延至两边廊下即是东西回廊,途中蜿蜒曲折,东西端直达本社后的石墙,总长约220米。整条回廊闪耀着红色的光芒,被朱漆涂过的地板显得异常华丽,晕眩的光线中,鬼魅的红似乎更能表现他们的精神。回廊中有大批的雕刻作品,灵兽、动物、花、鸟、果物等等,取材相当丰富,其中包括非常著名的267只睡猫木雕群,这些都是出自于日本最有名的木雕刻家左甚五郎之手。
既然已经提及了左甚五郎,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这位与东照宫有着密切关系的伟大建筑师、雕刻师。左甚五郎幼名为刀祢松,本姓伊丹,名利胜,播磨人,父亲是足利义辉的家臣伊丹正科。13岁时左甚五郎就跟从京都伏见宫的木工师游左与平次学艺。后来他受到丰臣秀吉与德川家康的信任,担任了建筑木工师,之后又参与了东照宫、上野宽寺的建造。宽永17年(1640)左甚五郎继承了师傅的技法,成为宫中木工师,被任命为“法桥”,晚年出仕于高松藩。东照宫神社之象与睡猫木雕,以及在京都西本愿寺的天皇使者之门等都是他的杰作。左甚五郎的传奇惊人之处,在于他失去了右臂却仍能以一只手完成大量的优秀作品,因此他还博得了“左拐”之名。关于此事有一个故事,据说有一位蛮横的大名想要硬娶左甚五郎主人的女儿,左甚五郎看不过去便想捉弄一下这个大名,于是就以小姐为模特雕刻了一个木制人头送了过去,谁料想结果由于雕得实在是太逼真了,以至被误以为他谋害了小姐,招致断臂之祸,虽说此事不可全信,但左甚五郎的技艺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唐门——精细的意匠

  正面进入阳明门后,展现在眼前的就是东照宫最重要的建筑物——唐门,唐门只有在正月大祭或其他中祭以上的祭典进行时,或是有国宾参拜时才开放,足可见它的重要地位哦!
现在我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唐门?唐门就是“卷棚式博风”的门,它分为平唐门(两侧卷棚博风门,坡顶双柱门)和向唐门(前后卷棚博风大门,四撑柱门)两种,前者简朴、后者豪华,装饰好用色彩、雕刻,显然东照宫的唐门是属于后者。啊?什么是博风?这个么……很难用文字说明,不过我想大家应该都见过天守阁吧,它主要就是歇山博风与屋顶交错的形式,大家不妨想象一下。此唐门的房梁长度只有三米,梁间才二米,建筑结构脆弱,是个非常小的建筑物。整体感非常清晰,初一见感觉十分质朴、素洁,然而细看却可发现到处都是精细的雕花,柱子中嵌有大量花形纹样的雕刻,数量达611件之多,另外还有精美的地纹雕。像这样在建筑物中雕刻布置到如此细致巧妙地步的实属罕见,工艺可谓登峰造极。

——“三猿”——处世的哲学

  东照宫的雕刻中最受人喜爱的就是“三猿”和“睡猫”。(“睡猫”我们刚才已经提及过了)而“三猿“则是借以表现“不看不闻不说”这一处世哲学的。在日语中,否定表现之一的发音SARU与“猿”即猴的发音相同,“三猿”中三只猴子的姿态分别表现“非礼勿视”(捂眼)、“非礼勿听”(捂耳)、“非礼勿言”(捂嘴)。各个神态可掬,活灵活现。而且面对的方向不同,坐姿各异,位置动作安排设计巧当而富有动感。

  桂离宫的美,我想在《两宫漫步》中已描述的够多了,叶先生对它也是情有独钟,极尽赞赏,因此本文便侧重于了东照宫,希望读者能够理解。伟大的建筑都是体现人的伟力与精神的,固然东照宫完全迥异于桂离宫所蕴有的那种“多既是一,一既是多”的禅性,但它的宏大兼于精巧是另一种令人折服的美,是那个时代的精神也是人性“欲望”的折射,它决不是夸而浮华的。

  桂离宫与东照宫最终皆完成于江户时代初期,这是日本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在这当中诞生了这样两件伟大的建筑作品是巧合也是必然。两种绝对对立的事物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东照宫是桃山时代最后一个强劲的尾音,江户时代将展现给我们另一种别样的风貌。

 


风 土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