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殿的位置:樱之吹雪 首页 风土记日本和服 → 和服的搭配·带

资料提供:狮堂 萤

 

和服的搭配·带

  带:与和服的色彩,纹样以及风格配套的和服带,是日本传统装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日本人对和服带的重视早在《源氏物语·红叶贺》中就有过记载。德川时代,和服带使时宽时窄的流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和社会时尚。时至今日,和服带的式样与花色可谓是丰富多彩、多不胜举。但从和服带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对象上区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男带,男带也叫角带,指的是男子用的窄带。角带通常以宽23厘米、长380厘米的布料对折制成。具体又可细分为对折不缝的带子、对折缝合的袋带、填芯缝合的太阳带以及单层的单带等。材料选用博多织物、织锦、葛兰布式织物、盐濑厚织物、绸织物等。其中博多带是自古闻名的具有代表性的男子和服带。男带的色彩常用的有茶色、烟灰色、藏青色、黑色等。花纹以博多特有的经提花几何纹和金刚杵花条纹为主。纹样的色彩类似于暗花织物。博多单层带采用纱、罗织物,是夏天的用带。

      女带,女带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丸带、间巾带、腹合带、袋带、单带、浴衣带、名古屋带、褂下带、中带、八尺带、六尺带等。

      丸带,用宽60-80厘米,长380厘米的织锦、绸缎、纱、罗等织物对折填芯并缝合的筒状带。带子采用满地花,纹样典雅、华贵,一般用于新娘装、黑留袖和访问装。

      间巾带,也叫老式丸带,带子宽度一般在57厘米左右,面料多为真丝织锦。

      腹合带,也叫昼夜带,里布和表料用不同质地和色彩的布缝合,纹样加工一般为印花工艺。

      袋带,一种双层筒状带子,一年四季通用。袋带与正式礼服配套使用,根据装饰花纹和材料的不同,还可以细分为:满地花袋带、六出花袋带、局部花袋带、纱袋带、盛装袋带等。

      单带,无衬里和填芯的单层和服带。较多地采用条纹和写生风格的纹样,并与季节情调相协调,注重淡雅的色彩表现。

      浴衣带,比单带更窄,宽度是21厘米,长度也比普通的要短。

      名古屋带,大正末期产于名古屋,后因缝制和使用方便而得以迅速推广。名古屋带尾宽同普通和服带,首宽为尾宽的一半。

      褂下带,系在两裆下面的带子,长380厘米,在德川时期,大奥和大名的宅第中常见有穿两裆系褂下带的妇女。

      中带、八尺带、六尺带,是小孩子举行七五三祝贺仪式时,用于祝贺的不同长度带子的称谓。

      带和带扬、带枕、带缔等附属品一起,缠在胸前、结在背上的东西。回顾带的历史,他曾经与绳索的功能没有多大区别。随着时代的发展,带的这种功能逐渐小时,成了纯粹的装饰品,与和服一起成为和服美不可缺少的部件。

      带的长短大小,随时代发展有很大的变化。江户初期的带短而细,据文献《独语》记载:宽永年间有用“鲸尺二寸左右的纸来衬芯”,安庆版《女镜》中有二寸五分的记载。由此可见带的幅宽是从二寸左右,渐渐发展到现代的宽度的。一般认为现代带的宽度是从明治以后才定形的,长度为400厘米,宽度为30厘米。

      将和服作为整体来看的话,带则在其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装饰部位。这是因为,从人体的装饰比例来看,人的胸和背是视觉的中心。几乎所有的时装设计师都是围绕胸和背来做文章的,把它视为时装设计的中心部位。日本已故的著名服装设计师君岛一郎曾在上海中国纺织大学演讲时,对自己的作品,作过“男性的肩背责任重大,而女性的肩背十分美丽”这样幽默而具有哲理的解析。从中可以看出,时装设计师是多么注重肩背着一部位的设计。和服的太鼓装饰部位就是一例。和服包括带是一个整体。带的实际也肯定要涉及到和服的形态、色彩、题材等,必须从总体上进行考虑。和服的装饰位置基本上位于下摆和肩的提放,而带的装饰位置是背上的太鼓及前胸和腹的部分,两者的组合形成了和服的总体。从立体造形看,系了带之后,人体的侧面外形起了变化,女性的人体体曲线更为为美丽。另外从日本女性的体形来看,下肢较短。系上太鼓之后,使女性的臀部抬高、身体的重心升高,从而拉长了下肢,取得了上下的平衡。

      带所使用的纹样多为吉祥纹样。单独形的有鹤、龟、凤凰、麒麟、牡丹、狮子、龙、佛手、熨斗、扇等;朴素形的有红梅、黄莺、松竹梅岁寒三友、四君子、葵、菖蒲、莲、石榴、枇杷五瑞;另外还有七宝八仙、万字、喜字、寿字、如意、百字、朝职、望月等,涉及到植物、动物、器材、建筑、天象、地文、文字、图符等很多领域。纹样的出典多来自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另外,带所使用的纹样还有出自日本琳派艺术的(以日本画家尾形光琳为首的艺术形式)

附图如下:

 


回 上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