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新战国联盟论坛 (http://www.newtenka.cn/bbs/index.asp) -- 『镰仓鹤冈八幡宫』 (http://www.newtenka.cn/bbs/list.asp?boardid=4) ---- [求助]提一个犯禁的话题……二战军事 (http://www.newtenka.cn/bbs/dispbbs.asp?boardid=4&id=8680) |
-- 作者:段瑕 -- 发布时间:2008-10-6 16:36:41 -- [求助]提一个犯禁的话题……二战军事 超过讨论年代下限的……放我一马吧…… 最近看了一本穿越文《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嗯,然后就琢磨怎么一写德国海军这些作者就都动齐伯林的脑筋啊……忽然想到,战前德国应该保留有不少一战战巡吧,不知道是否有改造成简易航母的可行性,以及与新造齐伯林之间效费比孰优孰劣? 我记得似乎好多国家在二战中都干过把退役或者未完工的战舰、巡洋舰甚至油轮之类在战争期间改造成航母的事。 我觉得吧,如果要走航母路线,一艘装甲完备火力相对强大的齐伯林是远不如一堆改建航母能起到的作用,毕竟,航母在海上也就是个起飞平台罢了,不过德国真要走航母路线,最大的问题应该不是航母本身,而是航母舰队的辅助舰支不足吧…… |
-- 作者:马羽茶水斋 -- 发布时间:2008-10-6 17:24:37 -- 德国不是走啥航母还是战列舰路线的问题,而是它是一个陆上强权,想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同时搞起陆海军是不可能的。 不打败法国,它就没有开放的海岸线,就算造出世界第二大舰队,还是一战被英国人按住那德性。 不发展陆军,它怎么打败法国? 发展了陆军,它就没能力同时建设一支大舰队。 以德国在开战前的地理条件,就是给丫换成日本人的海军,估计也没多大希望能突破英国人的封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6 17:33:34编辑过]
|
-- 作者:马羽茶水斋 -- 发布时间:2008-10-6 17:31:46 -- 哦,回到你最开始的问题,德国一战后被解除武装后,海军只给剩了6艘一万吨的废旧战列舰(前无畏舰),根本不可能让它还留下什么BC。 各国用BB、BC改建空母,是因为华盛顿条约后,各国在建BB、BC大多超额,空母还有富余。战争中将战舰改建空母的成功范例是美国的独立级,用巡洋舰舰体批发转成轻型空母。糟糕的范例就是日本,用大和型改造的信浓。另外倭国用商船改建的航母也都比较失败。 油轮改空母?你定然是把“邮轮”当成了“油轮”啊……“油轮”那构造要改成军舰,估计跟新造一条没啥区别…… |
-- 作者:段瑕 -- 发布时间:2008-10-6 17:32:36 -- 以下是引用马羽茶水斋在2008-10-6 17:24:37的发言: 德国不是走啥航母还是战列舰路线的问题,而是它是一个陆上强权,想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同时搞起陆海军是不可能的。 不打败法国,它就没有开放的海岸线,就算造出世界第二大舰队,还是一战被英国人按住那德性。 不发展陆军,它怎么打败法国? 发展了陆军,它就没能力同时建设一支大舰队。 orz,这个我也知道的,我说它主要问题是缺乏辅助舰,就是说它没有能力搞那么多船。 我提这个问题就是单纯探讨下意淫齐伯林是不是穿越者们振兴第三帝国海军的必须道路…… |
-- 作者:段瑕 -- 发布时间:2008-10-6 17:37:50 -- 以下是引用马羽茶水斋在2008-10-6 17:31:46的发言: 哦,回到你最开始的问题,德国一战后被解除武装后,海军只给剩了6艘一万吨的废旧战列舰(前无畏舰),根本不可能让它还留下什么BC。 各国用BB、BC改建空母,是因为华盛顿条约后,各国在建BB、BC大多超额,空母还有富余。战争中将战舰改建空母的成功范例是美国的独立级,用巡洋舰舰体批发转成轻型空母。糟糕的范例就是日本,用大和型改造的信浓。另外倭国用商船改建的航母也都比较失败。 油轮改空母?你定然是把“邮轮”当成了“油轮”啊……“油轮”那构造要改成军舰,估计跟新造一条没啥区别…… 我说的就是石益苏格勒啥啥那几艘,按爱人之心2的划分标准是一战战巡级别…… 就算1万吨,6艘那就是6万吨啊,我说的这本书里的齐伯林也才2万多吨搭载60架飞机而已……那6艘拆了舰桥火炮装上起飞甲板一艘带个20架飞机也超过齐伯林一倍了。还不用和坦克飞机以及袖珍战列舰什么的抢太多资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6 17:39:23编辑过]
|
-- 作者:田中信義齋人龍 -- 发布时间:2008-10-6 17:54:44 -- 那几条似乎还在烧煤,喷淋重油吧? |
-- 作者:凌云茶 -- 发布时间:2008-10-6 17:57:16 -- 嘿,那几条老船在开战时候好像只剩下2条在现役了。 就算6条前无畏舰都可用,35以上的年龄,还是用煤锅炉,跑那么10几节,你打算怎么改。要几年才能改好。 因此从技术,经济,时间,可行性上,都不实际。 |
-- 作者:马羽茶水斋 -- 发布时间:2008-10-6 18:09:40 -- 那几条破船也配叫战巡……………… 一战的时候就已经是淘汰不用的了,否则英国人也不会发善心让德国留下。不说别的,航速能跑到20节吗?石勒苏益格最大只能跑18节。35年德国才撕毁凡尔赛和约的武装限制条款,那时候才能开始鼓捣航母,已经是奔30岁的老船了,18节都没戏。 而舰队航母起码30节起(齐柏林设计航速34节),否则只能当护航航母用。 |
-- 作者:段瑕 -- 发布时间:2008-10-6 18:14:11 -- 以下是引用马羽茶水斋在2008-10-6 18:09:40的发言: 那几条破船也配叫战巡……………… 一战的时候就已经是淘汰不用的了,否则英国人也不会发善心让德国留下。不说别的,航速能跑到20节吗?石勒苏益格最大只能跑18节。35年德国才撕毁凡尔赛和约的武装限制条款,那时候才能开始鼓捣航母,已经是奔30岁的老船了,18节都没戏。 而舰队航母起码30节起(齐柏林设计航速34节),否则只能当护航航母用。 按这个标准只能拿真正的巡洋舰,战巡之类来改空母了,战列舰30节都不见得能跑到…… 不过至少拿来当训练航母或者护航航母应该还是可以凑合的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6 18:16:16编辑过]
|
-- 作者:马羽茶水斋 -- 发布时间:2008-10-6 18:16:49 -- 齐柏林的设计思路是英国式的重装甲空母,防护性优异,飞机不用的时候下机库。所以载机量偏少。相对而言美国的航母强调全甲板进攻,飞机平时都堆在甲板上,载机量极大,缺点也不太经打。日本的自杀机撞一下就得修一个月,英国的重装航母撞了就一个凹坑。 太平洋战争证明美国思路是对的,航母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载机量,决定了它的攻击力。只有这样的大载机量航母才有资格改变战争模式、成为舰队打击力量、进攻力量的核心,它的防护是依靠战列舰以下的其它舰只以及自己的护航机,而不是挨打能力。而英国的重装航母虽然生存性能强,但有限的载机量使得它只能处于辅助防空的位置,而不能成为舰队的主要打击力量。 而轻型舰队航母……由于吨位的限制,既不可能重装甲也不可能有大载机量,集合两者的弱点而无其优点,光靠轻型航母同样不可能建立空母为核心的舰队。 |
-- 作者:段瑕 -- 发布时间:2008-10-6 18:29:24 -- 以下是引用马羽茶水斋在2008-10-6 18:16:49的发言: 齐柏林的设计思路是英国式的重装甲空母,防护性优异,飞机不用的时候下机库。所以载机量偏少。相对而言美国的航母强调全甲板进攻,飞机平时都堆在甲板上,载机量极大,缺点也不太经打。日本的自杀机撞一下就得修一个月,英国的重装航母撞了就一个凹坑。 太平洋战争证明美国思路是对的,航母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载机量,决定了它的攻击力。只有这样的大载机量航母才有资格改变战争模式、成为舰队打击力量、进攻力量的核心,它的防护是依靠战列舰以下的其它舰只以及自己的护航机,而不是挨打能力。而英国的重装航母虽然生存性能强,但有限的载机量使得它只能处于辅助防空的位置,而不能成为舰队的主要打击力量。 而轻型舰队航母……由于吨位的限制,既不可能重装甲也不可能有大载机量,集合两者的弱点而无其优点,光靠轻型航母同样不可能建立空母为核心的舰队。 没错,我也是记得中学时代看过那些舰船知识上面有介绍过不少二战米国航母都是其他舰种改造过来半路出家的,特点就是拼数量取胜,所以觉得就算穿越者们在第三帝国砸锅卖铁搞起来齐伯林,这种高价格高性能的空母也是不符合海战发展潮流的,与其费那么大劲去搞这样一艘孤独的靶船出来,还不如降低下门槛用改建现成舰船的方法来达到目的。 |
-- 作者:trytry -- 发布时间:2008-11-2 11:52:31 -- 1.德国没留下BC。 2.要用于舰队对抗,航速是起码的要求,米军改装的舰队CV(CVL)用的CL的舰体,你去看看德国有几艘能用来改装CV,航速有30节的军舰。 3.用商船改的是CVE,只用于反潜护航,登陆支援。米人倒是有4艘大型CVE用做辅助CV支援舰队作战,但实践表明这个想法不成功。 4.还有LST改的迷你CV,不过那东西也就操作弹着观测机。 |
-- 作者:nangi -- 发布时间:2008-11-2 21:45:12 -- 以下是引用段瑕在2008-10-6 18:14:11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马羽茶水斋在2008-10-6 18:09:40的发言: 那几条破船也配叫战巡……………… 一战的时候就已经是淘汰不用的了,否则英国人也不会发善心让德国留下。不说别的,航速能跑到20节吗?石勒苏益格最大只能跑18节。35年德国才撕毁凡尔赛和约的武装限制条款,那时候才能开始鼓捣航母,已经是奔30岁的老船了,18节都没戏。 而舰队航母起码30节起(齐柏林设计航速34节),否则只能当护航航母用。 按这个标准只能拿真正的巡洋舰,战巡之类来改空母了,战列舰30节都不见得能跑到…… 不过至少拿来当训练航母或者护航航母应该还是可以凑合的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6 18:16:16编辑过] 衣阿华级34节,金刚级30节。 |
-- 作者:nangi -- 发布时间:2008-11-2 21:50:04 -- 以下是引段瑕在2008-10-6 18:29:24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马羽茶水斋在2008-10-6 18:1*9的发言: 齐柏林的设计思路是英国式的重装甲空母,防护性优异,飞机不用的时候下机库。所以载机量偏少。相对而言美国的航母强调全甲板进攻,飞机平时都堆在甲板上,载机量极大,缺点也不太经打。日本的自杀机撞一下就得修一个月,英国的重装航母撞了就一个凹坑。 太平洋战争证明美国思路是对的,航母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载机量,决定了它的攻击力。只有这样的大载机量航母才有资格改变战争模式、成为舰队打击力量、进攻力量的核心,它的防护是依靠战列舰以下的其它舰只以及自己的护航机,而不是挨打能力。而英国的重装航母虽然生存性能强,但有限的载机量使得它只能处于辅助防空的位置,而不能成为舰队的主要打击力量。 而轻型舰队航母……由于吨位的限制,既不可能重装甲也不可能有大载机量,集合两者的弱点而无其优点,光靠轻型航母同样不可能建立空母为核心的舰队。 没错,我也是记得中学时代看过那些舰船知识上面有介绍过不少二战米国航母都是其他舰种改造过来半路出家的,特点就是拼数量取胜,所以觉得就算穿越者们在第三帝国砸锅卖铁搞起来齐伯林,这种高价格高性能的空母也是不符合海战发展潮流的,与其费那么大劲去搞这样一艘孤独的靶船出来,还不如降低下门槛用改建现成舰船的方法来达到目的。 问题是,德国海军要航母干什么?难不成拿去当破袭舰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 21:51:04编辑过]
|
-- 作者:nangi -- 发布时间:2008-11-4 1:07:35 -- 齐柏林重装甲除了英国影响之外,必须单舰出击玩命也是原因之一。 北大西洋那气候也是原因,赤城级到了欧洲就是铁坦尼克。 日本改造的航母里,有两艘还是德国的豪华邮轮呢 只有一艘神鹰号吧。而且因为动力问题,出海一个月就回锅,这种算不得完美的改造吧。另外,神鹰级和大鹰级都是用来反潜护航的。不过大鹰级三艘却全部被潜艇击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4 1:13:28编辑过]
|
-- 作者:葛城爱 -- 发布时间:2008-11-4 9:04:12 -- 天上飞的都是格林空军元帅管的~ 德国没有舰载机~ 空母何用? ![]() ![]() ![]() |
-- 作者:nangi -- 发布时间:2008-11-4 12:31:16 -- 以下是引用葛城爱在2008-11-4 9:04:12的发言: 天上飞的都是格林空军元帅管的~ 德国没有舰载机~ 空母何用? ![]() ![]() ![]() 格林是帝国元帅而不是空军元帅。另外,德国是给齐柏林配备了舰载机的。等齐柏林计划被废后,这些舰载机交给了克罗地亚空军。 |
-- 作者:葛城爱 -- 发布时间:2008-11-4 13:22:12 -- 以下是引用nangi在2008-11-4 12:31:16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葛城爱在2008-11-4 9:04:12的发言: 天上飞的都是格林空军元帅管的~ 德国没有舰载机~ 空母何用? ![]() ![]() ![]() 格林是帝国元帅而不是空军元帅。另外,德国是给齐柏林配备了舰载机的。等齐柏林计划被废后,这些舰载机交给了克罗地亚空军。 帝国元帅是41年的事情了~ 39年开始是空军元帅~ |
-- 作者:nangi -- 发布时间:2008-11-8 0:59:03 -- 大鹰级航母就是用来反潜护航的。 元は日本郵船が欧州航路用客船として三菱重工業長崎造船所で建造した新田丸型貨客船。1940(昭和15年)秋より建造中の春日丸が改造開始。その後に八幡丸、新田丸が改造されそれぞれ大鷹、雲鷹、冲鷹となった。 改造は遊歩甲板以上を撤去して格納庫甲板とし、その上5メートルの位置に飛行甲板を設けた。主機は客船時のままとしたため速力は21ノットにとどまった。 艦型が空母としては小型であること、速力も遅いことから大戦中は航空機の運搬を主とし内地とトラックの間を往復した。冲鷹は1943年(昭和18年)12月3日に戦没。残った2艦は船団護衛任務に転じたが両艦とも1944年(昭和19年)に戦没した。 |
-- 作者:葛城爱 -- 发布时间:2008-11-8 17:46:37 -- 空侦发现敌潜水舰~ 然后无线电召唤水雷队去对潜攻击~ 算不算反潜? ![]() ![]() ![]() |
-- 作者:trytry -- 发布时间:2008-11-18 18:11:12 -- 以下是引用nangi在2008-11-4 1:07:35的发言: 美国海军部署在斯卡帕湾支援皇家海军的突击者号是适航行最差的。齐柏林重装甲除了英国影响之外,必须单舰出击玩命也是原因之一。 北大西洋那气候也是原因,赤城级到了欧洲就是铁坦尼克。 日本改造的航母里,有两艘还是德国的豪华邮轮呢 只有一艘神鹰号吧。而且因为动力问题,出海一个月就回锅,这种算不得完美的改造吧。另外,神鹰级和大鹰级都是用来反潜护航的。不过大鹰级三艘却全部被潜艇击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4 1:13:28编辑过] 北大西洋再差也比不了太平洋的台风。 |
-- 作者:nangi -- 发布时间:2008-11-19 2:31:11 -- 以下是引用trytry在2008-11-18 18:11:12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nangi在2008-11-4 1:07:35的发言: 美国海军部署在斯卡帕湾支援皇家海军的突击者号是适航行最差的。齐柏林重装甲除了英国影响之外,必须单舰出击玩命也是原因之一。 北大西洋那气候也是原因,赤城级到了欧洲就是铁坦尼克。 日本改造的航母里,有两艘还是德国的豪华邮轮呢 只有一艘神鹰号吧。而且因为动力问题,出海一个月就回锅,这种算不得完美的改造吧。另外,神鹰级和大鹰级都是用来反潜护航的。不过大鹰级三艘却全部被潜艇击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4 1:13:28编辑过] 北大西洋再差也比不了太平洋的台风。 除了哈尔西,还有谁会老是往台风里跑的? |
-- 作者:德川有葵 -- 发布时间:2008-11-24 13:25:36 -- 以下是引用马羽茶水斋在2008-10-6 18:16:49的发言: 太平洋战争证明美国思路是对的,航母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载机量,决定了它的攻击力。只有这样的大载机量航母才有资格改变战争模式、成为舰队打击力量、进攻力量的核心,它的防护是依靠战列舰以下的其它舰只以及自己的护航机,而不是挨打能力。而英国的重装航母虽然生存性能强,但有限的载机量使得它只能处于辅助防空的位置,而不能成为舰队的主要打击力量。 而轻型舰队航母……由于吨位的限制,既不可能重装甲也不可能有大载机量,集合两者的弱点而无其优点,光靠轻型航母同样不可能建立空母为核心的舰队。 太平洋战争只能说明美国的航母设计思路相对日本是优越的,但我认为不能说明美国的航母设计思路相对英国就高明,因为这两国的国力以及面对的对手都不同。 英国航母少,飞机又差,再加之在北大西洋和地中海作战并不一定能保持在敌方陆基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外,重视航母自身的防护是合情合理的。而英国航母在欧洲的可能对手法、德、意海军实力也没有美国人所面对的日本海军那么强(特别是缺少舰载航空兵),使得较少的载机数并不一定使得航母不能起到核心打击力量的作用,比如塔兰托。 |
-- 作者:凌云茶 -- 发布时间:2008-11-24 19:54:29 -- 日本的航母思路在整体战略思路之下走了大大的歪路。其中苍龙到翔鹤、集中使用航母,都是不落后的。但是后来大凤也好信浓也好,走的是放在前方当中继基地的想法,这就歪了,大凤设计载机61架,最后只好装75架作为编队主力,信浓设计载机只有47架,油弹却多的惊人,不知道是否同一原因,要是能投入使用,估计还是只能做普通航母使用。 至于德国人,远洋袭击舰的做法本身只能是无奈之举,悬军万里,一旦受伤就要完蛋。用高价值舰艇充当袭击舰实在是风险收益不成配比的事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4 19:54:46编辑过]
|
-- 作者:牧野鹰扬 -- 发布时间:2008-12-15 22:27:49 -- 穿越文么 可以考虑把不来梅和欧罗巴改为航母 然后把希佩尔级中的赛德利茨和吕佐也改为航母 然后把彼得施特拉赛建造完毕 加上齐柏林,就有六艘了 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北德意志-劳埃德跑远东航线的那两艘邮船,也可改为航母,这就8艘了 |
-- 作者:田中信義齋人龍 -- 发布时间:2009-1-19 14:00:58 -- 看了28楼前几个字 抬头看看27楼 对不起 我笑场了 ![]() ![]() ![]() ![]() ![]() ![]() |
-- 作者:nangi -- 发布时间:2009-1-19 21:55:19 -- 以下是引用田中信義齋人龍在2009-1-19 14:00:58的发言: 看了28楼前几个字 抬头看看27楼 对不起 我笑场了 ![]() ![]() ![]() ![]() ![]() ![]() 虽然不是想灌水,但是我也忍不住了。 ![]() ![]() ![]() |
-- 作者:trytry -- 发布时间:2009-3-22 17:09:59 -- 计划做前方基地的只有信浓,不知道是谁穿凿附会到大凤头上。 |
-- 作者:牧野鹰扬 -- 发布时间:2009-4-28 23:30:54 -- 以下是引用trytry在2009-3-22 17:09:59的发言: 计划做前方基地的只有信浓,不知道是谁穿凿附会到大凤头上。 貌似也是日本人自己…… |
-- 作者:trytry -- 发布时间:2009-4-30 18:39:03 -- 以下是引用牧野鹰扬在2009-4-28 23:30:54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trytry在2009-3-22 17:09:59的发言: 计划做前方基地的只有信浓,不知道是谁穿凿附会到大凤头上。 貌似也是日本人自己…… ![]() |